實戰運用

如我們前面所說,夥伴騎兵從創建伊始,就成為古典時期最出色的騎兵部隊之一,夥伴騎兵及其後繼者在連續數個世紀內,從意大利乃至印度的各個戰場上都發揮著重要作用。最後,我們將通過研究夥伴騎兵的相關戰例,分析和介紹夥伴騎兵的戰場表現、作戰特點,由此更加深入地了解這支部隊的優缺點和其傳奇經歷。

◎ 在喀羅尼亞會戰中,馬其頓軍隊的騎兵和步兵均展示出了極高的戰術紀律性。

腓力二世和亞歷山大時期

隨著夥伴騎兵在腓力二世時期的逐漸成形,他們在馬其頓王國對外的軍事行動中,占據了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公元前353年的克羅庫斯平原戰役中,夥伴騎兵統治了戰場。馬其頓軍隊在與福基斯軍隊的交戰中,以騎兵完成了一次典型的“錘砧”配合,而將敵軍驅逐至海邊並殲滅。腓力二世此後在北方展開的征服行動中,由於當地部族的步兵,缺乏足夠的戰線維持能力,夥伴騎兵的戰術運用較為激進。奧德裏西亞人、蓋塔人、特裏巴利人的步兵,屢次遭到夥伴騎兵的正面沖擊而潰散。

夥伴騎兵第一次著名的大規模會戰,是公元前338年的喀羅尼亞會戰(Battle of Chaeronea),曾對馬其頓戰術體系影響深遠的底比斯軍隊,遭遇了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對手。會戰中,腓力二世讓馬其頓方陣進行了巧妙的後退,誘使希臘聯軍的戰線出現了缺口。當雅典的重裝步兵冒進時,他們和底比斯部隊之間出現了缺口,年輕的亞歷山大帶領夥伴騎兵沖入了缺口。結果,包括著名的“神聖軍團”在內的底比斯步兵,被夥伴騎兵和馬其頓方陣前後夾擊,遭到了覆滅的命運,隨後冒進的雅典人也被馬其頓的兩翼合力擊潰。值得一提的是,被認為是希臘最優秀騎兵之一的底比斯騎兵,在會戰中沒有對夥伴騎兵的行動造成像樣的阻力。除去巧妙的戰術,和步騎間的合作無間外,喀羅尼亞會戰還向後人展示了改革後的馬其頓騎兵對傳統希臘騎兵從戰術地位、紀律性到沖擊力上的全方位優勢。

夥伴騎兵面對的第一次真正的考驗,則來自於亞歷山大的東征。因為素以騎兵優勢著稱的波斯軍隊,可以算得上夥伴騎兵真正的強敵。進入小亞細亞的亞歷山大,試圖在公元前334年夏季河流的流量較小時強渡格拉尼庫斯河(Granicus)。而波斯帝國各西部行省的總督,則集結了一支大約由2萬名騎兵和同樣多的希臘雇傭軍組成的軍隊,阻止亞歷山大的進軍。因為夏季幹旱,格拉尼庫斯河的水流主要集中在河床底部一條較深的溝壑裏,而河床其余部分組成了陡峭的地形。在波斯人一側,陡峭的河岸逐漸向遠處平伸,延伸向高地。波斯騎兵部署在河岸旁,精銳主力均直接面對亞歷山大本人,希臘雇傭軍稍稍晚到戰場,只來得及部署在騎兵背後。

當時亞歷山大的實力達到了步兵4.3萬人,騎兵約5000~6000人。亞歷山大把騎兵部署在兩翼,右翼騎兵按慣例獲得了快速步兵:阿格裏安人和克裏特弓箭手,以及最訓練有素的持盾衛隊的加強;中央戰線由各方陣團組成;他的色雷斯和希臘盟軍都未能趕上戰鬥。之所以波斯人和馬其頓人在此戰中都更依賴騎兵,可能是因為馬其頓人試圖搶渡,所以雙方首先到達河岸搶奪有利地形的部隊都是騎兵。其結果就是,更適合扼守河岸的希臘雇傭軍卻被波斯指揮官們拋在了後面。總之,當波斯人首先搶占渡口後,亞歷山大不等步兵到齊就發動一輪搶攻。

在右翼,亞歷山大首先讓一個中隊的夥伴騎兵和一些輕騎兵嘗試強渡。由於數量劣勢,他們被波斯騎兵的反沖擊趕回了進攻出發點。與此同時,亞歷山大率領右翼騎兵的主力,完成了一次迂回行動,從側翼沖擊前出的波斯右翼主力,展開了在河岸上的肉搏戰,馬其頓人於激戰後在河岸上站穩腳跟。在混戰中,身居陣前的亞歷山大和多位波斯總督單打獨鬥險些殞命。當持盾衛隊也渡河加入戰鬥時,波斯騎兵隨之因損失慘重而撤退了。由於左翼的動搖,波斯騎兵的中央和右翼也被迫撤退。未能趕上戰鬥的希臘雇傭軍退到了附近的高地上結陣據守,而被包圍消滅。整場會戰中,波斯騎兵遭受了1000~2500人的損失,希臘雇傭軍幾乎全軍覆沒,亞歷山大的損失小得多,阿利安宣稱約有85名騎兵死亡,受傷數量不詳。

格拉尼庫斯河會戰中,由於地形的限制,雙方的騎兵很難發揮機動性,只能進行硬碰硬的正面交戰。盡管在數量上不具備優勢,夥伴騎兵還是成功逐退並擊敗了波斯對手。波斯騎兵的裝備水平並不亞於夥伴騎兵,甚至更為普遍地裝備胸甲,但是在騎兵戰中波斯騎兵卻落於下風。這樣的差距,顯然要歸功於旭斯通騎槍在騎兵戰中的優勢,以及馬其頓騎兵在訓練和戰術上對於沖擊作戰的強調。夥伴騎兵總是能夠更為果斷地投入沖鋒,更靈活地完成機動,維持足夠密集的隊形,而在舊式的希臘和波斯騎兵面前占據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