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滬上的秋天(1937年8月~11月) 鷹擊長空(第3/10頁)

此戰還有一點極為特殊:上海是遠東第一國際大都市,市區又有多國租界地,不僅街區復雜,而且居民復雜,歐美人眾多,所以中日雙方打起來後,一方面打得極為激烈,另一方面打得又小心翼翼,因為稍不注意,就有可能打出一個國際事件。

再有一點,那時候雖然沒有電視直播,但整個上海街市戰,實際上已經被現場直播了。當時的一大景致是:在租界的小洋樓上,西方人和有條件的上海市民坐在陽台上,一邊翻著最新介紹戰況的報紙,一邊眺望著不遠處中日軍隊廝殺的情形。

上海槍一響,蔣介石單獨召見了有意培養的軍政部次長陳誠,想叫他出去考察戰事:華北或上海,你選一個。

陳誠說:上海吧。

陳誠這一年40歲不到,保定軍校畢業後,到黃埔軍校當教育副官,又給孫中山當過警衛,從北伐舊軍閥,到內戰新軍閥,再到圍剿紅軍,都沒落下過。在軍中,陳誠靠的是第11師和第18軍起家,後來形成了“土木系[5]”。

陳誠這個人,不屬於軍中技術型(後面出場的張靈甫、胡璉那樣的),也不屬於特別精明型(王耀武那樣的),但辦事中規中矩,而且作風嚴格,這一點很討蔣介石喜歡(所以後來有“小委員長”之稱)。加上陳誠也是浙江人,一來二去就成了蔣最喜歡的門生。喜歡的門生當然不只有陳,但想在政治上培養的,第一個考慮的是陳。前面說過,當初選筧橋航校校長時,定的是周至柔,蔣的親戚副校長毛邦初都沒排上,而周正是“土木系”的中堅,因為陳誠的力薦才上位。也就是說,從20世紀30年代中期開始,陳在蔣那裏就有了很大的影響力。

從上海回來後,陳誠對蔣介石說:華北戰事擴大是肯定的了。按倭寇的戰力,會很快在華北得勢,即使不從山西經漢中直搗四川,也有可能順平漢線直趨武漢,這樣對我們來說就不好辦了。

日軍走山西,經陜西攻四川,是蔣介石最先想到的,所以有派衛立煌率中央軍入晉幫老閻的舉動。走平漢線這邊,他不是沒想到,而是因為有劉峙在那擋著,他覺得能跟日軍周旋一段時間(實際上很快就退下來了)。

如果如陳誠所言,日軍直下武漢,就會出現一個對中國極為不利的局面:拿下中國地理上的心臟武漢後,日軍掌控華中,向西可以窺視四川等大後方諸省;向東可以捕捉中國軍隊的主力進行決戰,達到速戰速決的目的。而且,如果日軍在1937年就拿下武漢,無論是華東的工業命脈,還是南京的政權,都無法順利地向大後方遷移。這樣一來,國民政府將難以支撐。

蔣介石問:你有何計?

陳誠說:在上海大打,把日軍主力從華北吸引過來。

多天前,軍事委員會的顧問蔣百裏向蔣介石提到過把日軍吸引到上海的計劃,但蔣沒太在意。當時他最擔心的是日軍在青島和海州登陸,一舉切斷津浦線。但日軍的這個登陸一直沒動靜。這一次,陳誠又提出了引日兵東來的問題,他不得不考慮了。

陳誠說:只要讓日軍的進攻路線從“由北向南”變為“由東向西”,那對我們就有利了。

陳誠認為,華東地區水沼密集,不利於日軍向華中腹地的快速推進。這樣可為大後方的建立以及人力物力資源的內遷爭取到時間,保證持久戰略的實施。

歷史的吊詭之處在於:

中國人驚顫擔心如此,但日本人卻從來沒有想過這些。他們不是沒想過走平漢線直趨武漢,也不是沒想過攻入山西後經陜西進攻四川,而是認為沒必要走這一路線,因為日本人認為:拿下中國的經濟中心上海,再威懾或攻取政治中心南京後,中國就會立即停止抵抗。

就這樣,南京急令原本要從廣東開赴華北前線的中央軍精銳羅卓英(保定陸軍軍官學校8期,廣東大埔人)第18軍(第11師、第14師、第67師)緊急右轉開赴上海。接到命令時,該軍前鋒已經快到保定了。夏楚中(黃埔軍校1期,湖南益陽人)第98師也是這樣,本來從武漢出發去支援華北,軍隊已經到了湖北北部的廣水,這時候接到轉赴上海的急電,於是又返回武漢,從那裏坐船趕往上海。

隨後,胡宗南(黃埔軍校1期,浙江鎮海人)第1軍(第1師、第78師)、王耀武(黃埔軍校3期,山東泰安人)第51師也從陜西開來;俞濟時(黃埔軍校1期,浙江奉化人)第58師從湖北開來;李玉堂(黃埔軍校1期,山東廣饒人)第3師從江西宜春開來;李延年(黃埔軍校1期,山東廣饒人)第9師從湖南衡陽開來;川軍中最能打的楊森(四川陸軍速成學堂,四川廣安人)第20軍則從貴州千裏轉進;而桂軍正在出征前的動員中……從離上海最近的南京,也來了兩支非同尋常的部隊:桂永清(黃埔軍校1期,江西貴溪人)的中央軍校教導總隊(會戰之初,增援來的是第2團,後第1團和第3團二次增援)和黃傑(黃埔軍校1期,湖南長沙人)的稅警總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