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滬上的秋天(1937年8月~11月) 鷹擊長空(第4/10頁)

就這樣,中央軍所有精銳,一個不剩,都過來了。

一時間,全國的鐵路都成了運兵線,部隊從四面八方會集大上海!

而日本國內,從1937年8月18日起,各個軍港也開始喧囂起來,第3師團率先從熱田港乘軍艦出發,開始了侵華之旅。該師團和第13師團,是後來的八年中始終在中國大陸作戰的兩個師團。

此時的日本,從東京到仙台,從熊本到金澤,從京都到名古屋,很多城市都出現狂熱的出征場面。這些即將踏上侵略之旅的士兵,在城市的主幹道上列隊而行,兩旁是揮舞著旗幟的民眾。有的士兵在人群中發現親人,就上前擁別,然後揣上一片“千針縫”[6]。

日軍士兵登上開向軍港的火車後,都齊刷刷地從車窗裏探出頭,向人群揮動著手裏土黃色的戰鬥帽。這些普通的日本青年,這些看上去甚至文質彬彬的日本青年,在這一刻還沒變成狂暴的魔鬼,他們的人情味是那麽足。幾天後,當他們踏上中國的土地時,這所有的一切都變了。

站台上,送別的人群像波浪一樣起伏。第16師團士兵東史郎在日記裏有生動的記載:

野口後備兵的愛妻四處奔跑,尋找她親愛的丈夫的身影。野口也大喊了好幾聲,揮過好幾次手,但妻子沒發現丈夫。妻子深切的離別之情通過這熱烈的氣氛傳給了她的丈夫。“嗚”的一聲,汽笛聲如箭一般劃過天空,機車吐著白煙轟隆轟隆地響了起來。列車開動了。人們的叫喊聲更加響徹夜空。“萬歲!萬歲!”只有這一句話。

日本就是這麽瘋掉的。

在上海的日本海軍特別陸戰隊,盤踞的據點起於滬江大學,經公大紗廠、匯山碼頭,終於天通庵車站附近的北四川路陸戰隊司令部,把整個日租界保護在裏面,連線上的日軍工事多為鋼筋混凝土建築,十分之牢固。比如第87師在圍攻日軍占據的公大紗廠時,連打兩天卻難以拿下來。還有一點,中國軍隊雖然多,但由於街市的特點,並不利於大部隊作戰,所以在進攻日軍一個據點時,最多只能拿出一個團加上點直屬部隊,這樣一來,日軍雖然在總量上人少,但在局部仍不處於下風。在打北四川路的日軍司令部時,第88師頂多能拿出2個步兵營、1個工兵連、1個平射炮連和1個通訊班。

盡管如此,中國將士仍拼盡全力,第87師經血戰,攻入日本海軍俱樂部;第88師則在浴血中進占墳山陣地。但師所轄第264旅旅長黃梅興(黃埔軍校1期,廣東平遠人)將軍,在持志大學指揮作戰時,被日軍炮彈擊中而殉國。這是上海開戰後我方第一個陣亡的將領。

上海開戰前,南京就把最好的炮兵部隊(炮8團、炮10團,後來炮3團等也過來了)調了過來,但由於此前步兵跟炮兵沒進行過協同作戰的訓練,所以打起來後兩個軍種基本上是“兩拿著”。說到對炮兵的使用,常規戰中一般是這樣的:把炮兵部隊分割使用,由炮兵團化為若幹個炮兵連,再把炮兵連分散到步兵師;此次在上海街市戰中不知變通,照樣這樣使用,造成了一個後果:炮兵難以集中起來在局部形成火力優勢。而且,也沒想到派敢死隊對日軍重要據點進行貼身爆破(此前上海警備司令部的參謀倒想過),而一味地靠步兵武器(頂多加上平射炮)沖鋒,效果可想而知。

幾天打下來,中國軍隊絲毫沒占上風。在這種情況下,一旦日本陸軍登陸,形勢會馬上逆轉。張治中坐不住了,從南翔帶著參謀前往江灣葉家花園第87師司令部。

就在這時候,王敬久失去了一個機會。8月19日深夜,一名市民冒死來到已經攻到北四川路的第87師陣地,說附近有條小路,直通日租界,而且沒日軍把守,從那裏可以迫近日軍司令部!如果此時王敬久率軍立即經此路線發起偷襲或搞一次貼身爆破,會有什麽結果呢?但王遲疑了一下,決定轉天再發起進攻,但就在20日,日軍一個反擊,第87師又被從北四川路打了下去,偷襲計劃只能告吹。

一周過去了,全然無將日軍殲滅的跡象,張治中開始急了。

張治中沒想到中國軍隊這邊的火力配置出現問題,而認為是由於全線壓上沒有重點造成的。他想往日軍陣地砸進一個楔子,張治中眼裏的這個蛇之七寸就是黃浦江邊的匯山碼頭。

該碼頭在東西日軍陣地的中間位置,向西經北四川路可到達日軍司令部,向東北連接著公大紗廠等據點。在這裏砸進楔子後,可以從兩個方向的側翼包抄日軍。

打匯山需要一支生力軍。正在這時候,宋希濂第36師、夏楚中第98師、第18軍彭善(黃埔軍校1期,湖北武漢人)第11師相繼趕到上海,隨即宋希濂領到進攻匯山碼頭的任務,夏楚中領到協助第87師進攻公大紗廠和滬江大學的任務,彭善的第11師為總預備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