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南京!南京!(1937年11月~12月) 惡魔之路(第3/8頁)

多田向松井下命令:第10軍必須退回制令線。

長勇直接給東京回了電:為了解決“中國事變”,必須進攻南京。這就是明顯地頂牛了。這段時間,長勇即使在睡覺說夢話時,也像個神經病一樣不斷地喊:“突擊!突擊!”這還真不是個八卦新聞。

松井又親自給多田發了一封電報,他不像長勇那樣不耐煩,而是多解釋了幾句:從包括第10軍突破制令線在內的情勢看,向南京進軍是當前唯一的選擇,只有這樣才能迫使中國投降,一舉解決中日問題,否則中國人將獲得喘息的機會,從而恢復並加強戰鬥意志。

在華東前線的日軍蠢蠢欲動時,東京設立了大本營(11月20日),直接指揮華北和華東的作戰。大本營是戰爭期間日本最高指揮機構,天皇本人親臨。日本第一次設立大本營,是在日清甲午海戰時;日俄戰爭爆發後再次設立大本營,現在是第三次。

雖然多田的態度很堅決,但由於柳川軍團突擊後加快了中國軍隊的潰敗,所以陸軍參謀本部的大多數人都開始傾向於攻略南京。在11月24日第一次大本營禦前會議上,總算出面的陸軍參謀總長閑院宮載仁親王當著昭和天皇的面,說進攻南京勢在必行。

天皇點了頭。

制令線就這樣被廢除了。

日本陸軍參謀本部,像一個個前例一樣,追認了前方部隊的擅自行動,南京戰至此拉開序幕!

1937年12月1日,大本營發布了這樣的命令:華中方面軍司令官松井石根轄上海派遣軍和第10軍,在海軍第3艦隊的配合下,攻占中國首都南京。

這個命令是多田駿親自從東京帶到華東的。多田不是反對進攻南京麽?的確。所以,大本營會議後,受載仁的委托,下村定奉命做多田的工作。下村連續說了4天話,到11月28日,多田才松口:事已至此,我同意吧。

為了表示高姿態,多田親自飛到前線傳達命令。

松井拿到命令後“很欣慰”(松井自己在日記裏寫的)。但緊接著來的第二個命令,就叫他有點茫然了。這個命令就是叫他把兼任的上海派遣軍司令官的位子讓出來,由昭和天皇的叔叔朝香宮鳩彥親王接任。松井雖然老,但並不糊塗,雖然他名義上是華中方面軍司令官,轄著柳川第10軍和朝香宮的上海派遣軍,但實際上多少有點被架空的意思。顯然,東京對他在上海的表現並不滿意。老鬼子一著急,肺病又犯了。所以在推進到蘇州後,松井的司令部就沒再向前推進,他本人最終留在了蘇州。

實際上,參謀長塚田攻成為南京攻略計劃的具體擬訂者(在武藤章、公平匡武和長勇的幫助下)。

這個計劃就是:上海派遣軍負責正面追擊,在追擊中派出一部搶先渡至江北,堵截中國軍隊北撤之路;第10軍迂回向南京攻擊,途中分兵蕪湖,切斷中國軍隊沿江向西之路。

南京攻略一開始,除了伊東政喜第101師團主力留守上海外,日軍其他8個師團和2個支隊全部湧向南京方向。

第一個需要提到的,不是那兩路直接圍攻南京的日軍,而是一支在外圍迂回的部隊:久留米第18師團。很多人認為這個師團參加了南京戰和隨後的大屠殺,其實沒有。

柳川第10軍突破制令線後,合擊了浙江長興(京杭公路在此分岔,一條向北經江蘇宜興到溧陽;另一條向西,經浙江泗安,過安徽廣德、宣城、蕪湖,最後到南京)。第114師團沿太湖南岸,經宜興、溧陽一線攻向南京;第6師團、第18師團和國崎支隊走的是長興、泗安、廣德一線。計劃攻占廣德後,第6師團、國崎支隊走郎溪一線。在郎溪再次分兵,國崎支隊直趨當塗,渡江去切中國南京守軍北退之路,第6師團則繼續向南京追擊。第18師團則從廣德,經宣城,圍蕪湖。蕪湖是南京西的重要卡子,拿下這裏就意味著從西面切斷了南京守軍的退路。從這個角度說,第18師團的任務是關閉“地獄之門”。

也就是在廣德一線,第18師團遇到一路輾轉而來、在大冬天還穿著草鞋的川軍。

七七事變後,劉湘在南京開全國高級將領會議時,甩下話:一旦全面抗戰,四川“可出兵30萬,壯丁500萬”。當時把很多人震了。進行全面抗戰,對一些地方派閥來說,可在南京伸出的手腕下喘口氣。但別忘了,是劍就雙刃,對蔣介石來說,這也是一個收服各省實力派的大好時機。

其實川系比桂系還難整治。

別的先不說,就光說地廣人雜、派系林立這一點,就能把打四川主意的人搞暈。也有人說了,正好可以利用派系林立搞各個擊破啊,蔣委員長最擅長的不就是搞分化嗎?沒錯。但問題是,川閥現在是亂到能讓你一看就有打退堂鼓的想法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