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北線有戰事(1938年7月~1938年9月) 一座富金山(第4/6頁)

川軍孫震的部下放棄羅山後,重鎮信陽暴露出來,但胡宗南第17軍團已經布防了。但奇怪的是,日軍遲遲不向信陽進攻,這叫胡宗南有些暈。他擔心日軍沿羅山到宣化店的公路,直接越過大別山,攻入武漢北面的孝感、花園火車站,在那裏切斷平漢線,所以他叫部隊立即封鎖羅宣公路。後來,通過一個日虜才知道了他們沒向信陽進攻的原因:日軍情報做得非常細,事先已得知在信陽布防的是蔣介石嫡系胡宗南的中央軍,而且有一支坦克部隊,外加獨立炮兵團,這個陣容叫日軍有些含糊,擔心傷亡過大,所以沒敢貿然進攻。

胡宗南往往叫人一言難盡,因為你也不知道他是優秀還是平庸。

現實中他確實又是蔣介石最器重的黃埔學生。既然如此,必當有過人之處吧?但無論是抗戰期間,還是後來,這種明顯的過人之處都很難尋找。從這個角度說,蔣介石在用胡宗南上是失敗的。有人會說,人才都在那裏放著,就這些人,不用胡宗南用誰?就抗戰初期來說,中日戰力懸殊,用誰對一次戰役來說結果都差不多,只是一個能守3天和能守5天的區別。理兒倒也是這個理兒。但盡管如此,胡宗南還是有叫人不爽的地方,在不少方面他比不上湯恩伯,或者說,他沒有湯恩伯可愛。

當時胡手裏握有中國唯一一支機械化部隊:第200師。杜聿明的這個部隊有5個團,本來是由軍委會直轄的。為在豫南鄂北攔截日軍南下,蔣介石把這個師撥給了胡宗南。向信陽集結的部隊,看到公路上行駛的中國坦克後都很興奮。但後來在使用這個師和獨立炮兵部隊時,胡宗南盡可能地讓他們圍繞著自己的部隊轉,這叫其他參戰部隊憤憤不平。

在信陽一帶,這支機械化部隊發揮的作用卻不大。

不是說中國的坦克比日本的坦克落後(實際上日本的輕型坦克非常不經打),而是整體協同上沒使用好。這跟戰場情勢有直接關系。坦克當然是那個時代很厲害的東西,因為首先會對敵人產生巨大的威懾作用。對中國士兵來說是這樣,對日本士兵來說其實也是這樣。問題出現了:抗戰之初的戰役,都是日本軍隊進攻,中國軍隊防守,而坦克這種武器,完全是進攻性武器,只有在進攻時作用才能發揮。況且,坦克作戰需要步兵協同,對中國軍隊來說,步兵的布置與節奏常會被日軍打亂,這樣一來,即使坦克部隊在局部有可能發起進攻,也缺乏步兵的跟進,孤軍沖入日軍陣地,而被日軍炮火打壞。

在信陽,胡宗南軍團主力第1軍跟日軍第10師團岡田支隊打了一仗。

胡宗南本來想包抄岡田兩翼,但不料第10師團主力在筱冢義男率領下很快前來增援,部隊右翼遭日軍襲擊。

為支援胡宗南,蔣介石叫軍委會從湖南把駐留在那裏的炮兵第15團調往河南。本來胡宗南這邊已經有炮兵第11團了,對重炮不足的中國軍隊來說,像炮兵第11團、第15團這樣的獨立炮兵部隊,是軍中絕對的王牌,團長是相當於師長的,像炮兵團長出身的彭孟緝等人後來都成為蔣介石身邊的骨幹人物。

胡宗南身邊一下子有了兩個獨立炮兵團,是一般人享受不到的待遇,從這個細節處也確實能看出他的地位。

信陽之戰中,胡宗南主力董釗第1師防守的羅山一線戰鬥尤其激烈,激烈到部隊長都開始說胡話了。

在一次進攻前,日軍陣地上煙霧繚繞,疑似又在施放毒氣。在指揮部裏,炮兵連長叫第15團的副營長湛先治聞一聞是不是毒氣,湛營長愣了一下,說:“你給我一個防毒面具,我就去聞。”

一下子把周圍的人都說笑了。

那名連長也笑了,說自己不是那個意思。

湛先治說:“我知道你不是這個意思,別廢話了,快帶弟兄們進入炮位吧!”

胡宗南的一個團長在9月12日擅自放棄了信陽,已經返回戰區的李宗仁叫胡率部向南移到位於桐柏山的平靖關,掩護戰區大軍向西轉移。但胡宗南根本不買李宗仁的賬,這一點比湯恩伯還絕,連搭理都沒搭理,就直接帶著部隊往南陽去了。

按蔣介石的脾氣,沒有命令而放棄城池,無論軍長,還是師長都是要槍斃的。一年後,在西安召開江北各戰區師長以上軍事峰會,檢討武漢會戰,蔣介石當面質問放棄羅山的第124師曾姓師長,嚇得後者魂不附體,說如果不撤退的話,全師有被殲滅的危險。

蔣介石的回答是:“只有不打仗,你的師才會不被殲滅,難道就不打仗了?”

在即將成為又一個被槍斃的師長時,曾姓師長的上級孫震站出來講情:“放棄羅山的將領固然有罪,那麽放棄信陽的呢?”

這確實問住了蔣介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