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北線有戰事(1938年7月~1938年9月) 一座富金山(第5/6頁)

當時的日軍不知道胡宗南直接往南陽撤了,為確保攻占地勢重要的平靖關,第3師團派出上村支隊前去助戰,但實際上第10師團的騎兵聯隊此時已沖過這一隘口。就這樣,第10師團在前,第3師團在後,一路向平漢線上的要沖——花園火車站疾進。第16師團在藤江惠輔的指揮下,也攻占雞公山下的另一隘口武勝關。

武勝關、平靖關,都在河南與湖北的交界處,一個靠東,一個靠西,自古就同屬於天下九關之一,地理位置非常之重要。現在兩關皆失,湖北面向河南的大門洞開,江北的戰場到這兒就不好打了。

此時李宗仁的司令長官部剛從夏店(湖北大悟縣,距武漢只有60公裏)轉移到不遠處的陳家莊。李焦灼萬狀,入夜後無法入睡。仿佛是第六感在提醒他:這個地方也不能待。

李宗仁下令連夜開拔向西轉移。

參謀長徐祖貽還在睡覺。接令後,問:“長官一向鎮靜,如何今晚心神不安?”

李宗仁也說不出緣由,只催促大家馬上撤。

黎明時分,李宗仁一行抵達安陸。就在李宗仁帶人走後兩小時,日軍一個大隊的騎兵就包圍了陳家莊。

日軍騎兵沖過平靖關後,切斷了花園火車站到襄樊的公路。南北日軍實際上在平漢線上形成了一個包圍圈。

武漢會戰,蔣介石意在武漢之外與日軍搏殺,留駐武漢三鎮的軍隊並不多,算起來只有郭懺兼職的第94軍、方天(黃埔軍校2期,江西贛縣人)第185師、方靖(黃埔軍校潮州分校2期,江蘇江都人)第13師,都是陳誠的嫡系。

9月19日,已是初秋,但武漢的天氣依舊熱得叫人喘不上氣來。第13師正在武漢外圍修建防禦工事。

下午4點,師長方靖突然收到蔣介石手令,命其率部隊乘坐150輛卡車,於當日急赴湖北與河南交界的宣化店阻擊日軍,因為前面平漢線上的柳林車站(信陽南20公裏)發現了敵情。

淞滬會戰時,方靖在夏楚中第98師做旅長,經歷了彈肉橫飛的3個月。打完上海戰,夏升任第79軍軍長,方則做了其屬下第76師副師長。到了7月,由於從徐州戰場上撤下來的第13師師長還沒歸隊,仍在失蹤中,所以陳誠一紙調令過來,叫方靖去周碞第75軍第13師做師長。本來是提升了,但方靖覺得更習慣在夏楚中這邊幹,因為夏是他的老長官,脾氣也對路,他和彭善本就是夏手下的兩員大將,對第13師情況則不太熟。但這還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5年前他曾被第13師扣押。

當時,作為第98師旅長的方靖,正在江西圍攻紅軍。在一次戰前,到臨川督導部下(“土木系”另一大將羅廣文)。為躲避紅軍襲擊,當晚方靖坐了輛裝甲車,不成想跟駐紮在臨川城外的一支部隊產生誤會,發生了交火。這把臨川城裏的人嚇壞了,以為部隊發生嘩變。誰在城裏呢?蔣介石和宋美齡。

最後事情搞清楚,方靖也被扣押起來,關在臨川城裏的師部。而城內的駐師,正好就是第13師。這個第13師,也算得上是蔣介石的嫡系了,早年在廣東組建,歷史也比較長,凡是這樣的部隊,各部隊長之間都有盤根錯節的關系,方靖現在跑到這個師做師長,實在怕指揮不動。

方靖雖然是陳誠第11師出身,但跟何應欽私下關系也不錯,因為方靖是黃埔軍校潮州分校畢業,當時何是分校代校長。加上此時陳誠正在前線視察,所以方靖很自然地找到何應欽,隨後兩個人有一番對話。

何應欽說:“第13師也是早年成立的老隊伍了,戰鬥力不弱。”

方靖說:“只擔心下面各行其是。”

何應欽說:“這有何難?”

方靖說:“願聞高見。”

何應欽說:“我幫你把第13師的一個旅長調到軍委會做高參,剩下的一個旅長,你到任後,把他提為副師長。至於那4個團長,你選兩個,一個升旅長,一個升副旅長。這樣的話,還空出一個旅長、一個副旅長和兩個團長的名額,再從你的老部隊裏帶過來4個人,往裏一塞,不就全擺平了嗎?”

方靖笑了。

兵貴神速。

方靖帶著第13師官兵乘卡車由武漢直趨位於湖北大悟縣的宣化店。抵達後,雖然在附近與日軍第3師團一部接戰,但終不能挽回柳林車站的失陷,平漢線被切斷是倒計時的事了。

李宗仁的日子不好過。

按軍令部命令,胡宗南的部隊劃歸第5戰區,但胡有自己的傲慢勁頭,很少主動跟李宗仁聯系,更別說匯報敵情了。李宗仁先是在台兒莊叫湯恩伯搞得不痛快,現在又被胡宗南欺負,當時如果他在電話裏對胡宗南說:“中央軍不要太氣盛!”那麽胡宗南一定會回:“不氣盛叫中央軍嗎?”

在豫南戰場上,張自忠的表現依舊不錯,率第59軍支援商城的於學忠,但至羅山時商城已失,繼而在潢川、息縣一線阻擊日軍多日。任務完成後,張親帶手槍營和一團步兵掩護大軍轉進,一如徐州戰場。由於再次出色完成掩護任務,張自忠受到軍委會嘉獎,升任第33集團軍總司令,馮治安第77軍和曹福林第55軍劃歸他指揮。受命時,張自忠說:“軍人為國家為民族戰,應抱必死決心,貪生怕死,是軍人恥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