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傅作義的奔襲(1939年12月~1940年3月) 中計了(第2/3頁)

1939年12月19日,華南昆侖關爆發激戰時,塞北的日軍騎兵集團長小島拿到一個情報:傅作義第35軍主力集結在昆都侖河(流經包頭境內,黃河的支流)以東,要在12月20日攻襲包頭。拿到情報後,小島很得意:“看,雖草原茫茫,我的情報網依舊不錯。”於是,他下令,叫騎炮兵(混合編制)聯隊長,一個叫熊川長致的家夥,立即帶部隊出發,橫渡昆都侖河,去攔擊傅作義。

熊川是12月20日黎明帶隊出發的。

小島出包頭西門,為熊川送行。

送就送吧,奇怪的是,一送就送出五裏地。給人的感覺是,這一切跟作戰沒什麽關系,而是戀人的別離。

末了,望著熊川帶著人消失在霞光崩裂的草原深處,小島充滿激情地吟出一首詩:“靜靜的草原多美麗啊,隨著露珠兒的滴落,大和男兒奔赴了遠方戰場。”怎麽說呢,這詩寫得確實不怎麽樣。

所有不靠譜的事做完後,小島想起回城了。

他絕對料不到,自己早已中了傅作義的圈套。他帶人還沒進包頭,就聽到城中已槍聲大作。小島愣神時,有人來報說,就在他送熊川出城後,外面突然冒出一支中國便衣隊,趁機攻入了城中!

這就是傳說中的調虎離山。

小島騎兵集團的主力駐紮在包頭西北周邊的固陽和安北,平時進行城防的只有熊川的騎炮兵聯隊以及少量戰車部隊和步兵。現在,城防主力已被熊川帶走,包頭也就一下子空虛了。

小島帶人進城後得知,少數守備部隊在中國便衣隊的進攻下正節節後退。看便衣隊的樣子,是要朝騎兵集團司令部推進,現在雙方在前面的巷口已陷入死戰。他有點蒙了,進城時他並沒有把便衣隊放在眼裏,但看現在這陣勢,明顯是要端他的司令部。

好在副官還比較清醒,說:“我們趕快抄小路回司令部吧,您需要到那裏統一指揮,穩定軍心。”

小島趕回司令部,聽到一個參謀正在給張家口駐蒙軍司令官岡部直三郎打電話,其中有這樣一句話:“多謝司令官,真的不需要,我們自己能頂住,請放心!”

顯然,電話那邊,岡部之前是這樣說的:“我馬上派增援部隊過去。”

小島真心想踹這參謀兩腳。他想再給岡部打個電話,又覺得不合適,畢竟剛拒絕完。其實,找援軍對小島來說不是個困難事,包頭周圍不就有他的兩個騎兵聯隊嗎?小島給固陽和安北的騎兵第13和第14聯隊打電話,叫他們立即回援包頭。

坐定後,小島又站起來。

攻入包頭的是中國的便衣隊,後面有沒有更多部隊跟進?這次攻襲戰是什麽性質和規模的?小島心裏一點底也沒有。

正如小島擔心的那樣:突然出現的中國便衣隊只是打前陣的。

因為臨近中午時,他得到最新情報:包頭城外,出現傅作義第35軍的主力!

傅作義面憨多謀。回望傅作義的資歷,其實是很老的:少年時,他就考入太原陸軍小學,那是清帝國覆亡的前兩年。辛亥年,傅作義作為學生軍一員,參加同盟會的外圍組織。武昌首義後,他跟隨革命軍出娘子關,攻清軍。進入民國後,入保定陸軍軍官學校學習步兵戰術,畢業後回山西,進了閻錫山的部隊。北伐時,任天津警備司令。1931年,傅作義出任第35軍軍長兼綏遠省政府主席。1933年,參加“長城抗戰”。1936年百靈廟之役爆發前一年,傅作義已晉升陸軍二級上將。

傅作義是閻錫山的部下,雖不是中央軍出身,但被蔣介石器重,一如重用孫連仲、商震、徐永昌。

蔣介石對傅作義有好感,還有一個原因。

當年西安爆發事變,張學良曾邀傅作義直飛西安參加解決問題的會議,傅也答應了,但飛機飛赴西安途中出現故障,迫降河北易縣,最後沒能到西安。這對傅是個意外收獲,因為假如他到了西安,參加了張的會議,事後蔣對他必有看法。

抗戰開始後,傅作義出任第7集團軍總司令,在南口協助過湯恩伯,後又參加忻口會戰,守衛省城太原。有意把傅作義從閻錫山手下拉過來的蔣介石,在1938年冬,提升傅作義為第8戰區副司令長官,叫他駐軍綏西,從此脫離第2戰區。

在綏西,傅作義一邊抗日一邊屯田,這個做法受到蔣介石稱贊。

重慶希望傅作義率部進攻大佘太,即安北的日軍,但傅認為這個計劃意義不大,起不到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作用,不如直接進攻包頭。跟重慶溝通後,作戰廳廳長劉斐覺得有可行性,參謀總長何應欽則比較擔心,怕這個行動引起連鎖反應:萬一包頭之戰打不好,日軍會趁機反攻,進入西北腹地的寧夏。

不能說何應欽的擔心沒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