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聖旨西來

李杲投降,剩下的事情便很容易了。

遼東已定。

李杲被反綁著雙臂,垂首跪在秦堪面前,神情半是恐懼,半是憤恨。

戰爭裏各施手段這是應有之義,修棧道渡陳倉,黑虎掏心猴子摘桃,無論怎樣卑鄙無恥的法子,用在敵人身上都不為過,一切只為勝利這個前提。

但李杲絕沒想到,秦堪竟派人挖了他家祖墳!

這是人幹的事嗎?畜生行徑啊!

看著面前露出儒雅微笑的秦堪,李杲恨得牙齒格格作響,卻拿他無可奈何,準確的說,這輩子都拿他無可奈何,因為他這輩子活著的時光不多了,屈指可數。

朝登白虎堂,暮為階下囚。不是所有投降的人都能得到寬恕的,李杲知道自己的罪過太大,特別是落到錦衣衛指揮使手裏,天下沒有錦衣衛查不出來的秘密,不出兩天秦堪便會知道他這些年在遼東幹過的每一件惡事,這些惡事加在一起,砍他一百次頭綽綽有余,絕不是一個陣前投降的小功可以抵消的。

再說投降也是迫不得已,欽差大軍壓境,遼東軍失了鬥志,中軍大亂,就算要打也根本不是秦堪的對手,這種情況下投降,含金量無疑低了許多。

總而言之,李杲必無生理。

遼東都司的一幹官吏和將領能活著的也不多,錦衣衛的刑具只消隨便用上一兩樣,那些不爭氣的東西一定熬不住,哭喊著互相抖底互相攀咬,一攀咬起來,罪過越來越大,越來越多,大夥兒離法場也越來越近。

收編遼東降軍很順利,沒有遇到任何反抗。

很多將領和軍士甚至完全不知道李杲要對付的是朝廷,直到與欽差兵戎相見的那一刻才知李杲的膽大包天。

李杲玩命行險,遼東都司裏諸多官員和將領也跟著他行險,但不代表遼東所有的將士都願意跟著李杲幹這種誅九族的大逆之事,當李杲跪地投降的一刹,所有的遼東將士全部扔了兵器跟著降了,當錦衣校尉把將領分別囚押起來時,許多將領痛哭流涕,甚至哭嚎嘶吼,不停地解釋自己並無反意,完全是被李杲蒙在鼓中……

不必清理什麽傷亡,這一仗根本沒有傷亡,完全是秦堪兵不血刃拿下的。於是數萬手執兵器的人押著數萬沒有兵器的人,一行浩浩蕩蕩向遼陽府行去。

行軍愈發緩慢,數日後,當秦堪還在半路上時,京師終於來了聖旨。

宣旨的是老熟人,張永。

乍見穿著絳色錦袍的張永,秦堪很是錯愕了一陣,他想不通堂堂禦馬監掌印為何千裏迢迢出京,幹這種尋常小宦官才幹的事情,稍微驚訝之後,秦堪立馬明白其中的關竅了。

劉瑾恐怕在京裏已鬧得越來越無法無天,張永的日子多半很艱難了,這才請調出京宣旨,明為宣旨,實則為了向秦堪倒苦水兒。

皇帝聖旨到達,數萬將士一齊跪拜,山呼萬歲。

秦堪下馬整好衣冠,恭敬跪接旨意。

張永一臉肅然,徐徐展開聖旨念了一遍,全篇都是繞口的古文,一聽便知並非朱厚照所寫,定是內閣或通政司擬的旨,朱厚照只負責蓋印。

聖旨以皇帝的語氣對李杲殺朵顏三百余人以及濫殺邊鎮百姓冒充韃子人頭的行徑表示震驚和震怒,並痛心疾首表示正是由於皇帝不修德行,懈怠朝政,而導致天下如李杲這等奸惡之徒戍守邊鎮為非作歹,十數年竟不知其奸惡面目,可見這個皇帝當得多失敗……

秦堪聽到這裏禁不住憋紅了臉,差點噗嗤笑出聲來。

這絕對是文官的口氣,明裏斥責李杲,暗裏不陰不陽把朱厚照順帶著罵了一頓,可以想象朱厚照對這份聖旨蓋印時的心情是怎樣的怨念和憋屈……

噗地一聲,秦堪終於還是噴笑出來,僅笑了一聲便使勁咳嗽,壓下心中那股爆笑的沖動。

張永板著臉繼續念聖旨,聖旨後面大概意思是說,著令秦堪代皇帝肅理遼東一應事宜,甄別忠奸,查遺補漏,勿使枉縱,查實後立即將名單火速遞入京師,朝廷吏部將派出候補官員填上遼東諸多犯官的空缺,然遼東之亂甫平,邊鎮不靖,軍心待定,不可輕易調整,否則恐生大亂,著令秦堪於遼東原衛所以及宣府,大同兩鎮中選取得力武將補充,暫且由秦堪署理遼東軍政事務,權領督撫之職。

身旁跪著的所有官員和武將們聽完聖旨不由一齊擡頭注視秦堪,羨慕得眼睛都紅了。

這得多大的聖眷啊,年紀不過二十來歲,竟已實實在在的領了遼東督撫,所謂“督撫”,自然是軍中的總督和地方衙門的巡撫兩種職務的合稱,可謂軍權政權一把抓,雖說只是暫時的,可大明自立國以來,哪個官員能以二十來歲的年紀便被授如此大的權力?暫時的也沒有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