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少年功與名 第八十三章 杖下忠臣

蕭凡很意外。

他知道自己受廷杖是由於黃子澄告狀。可他沒想到告狀的人也會被打。

黃子澄究竟為什麽受廷杖他管不著,但這一刻他對朱元璋的好感卻猛地一下飆到了頂點。

洪武皇帝,好人呐!

今日處理這事兒從頭到尾透著那麽一股子窩心,告狀者人恒扁之,這個道理早就應該讓黃子澄切身體會一下。

前世上學那會兒,誰要背後偷偷跟老師打小報告,那將受到全班同學的鄙視和疏遠,這個道理放之四海古今皆準。

黃子澄默然無言,但神情充滿了憤慨。

蕭凡斜眼瞧著他,表情跟他保持一致,心裏卻樂開了花。

好吧,蕭凡承認自己有點不厚道,看著名義上的老師即將被打屁股,他心裏不但不難過,反而有些幸災樂禍的意味,嗯,心胸狹隘了,但是……這種感覺真的很不錯,太爽了!神明為證,他其實很想悲痛一下的……

朱允炆卻急得眼淚都快出來了。

今兒這是什麽日子呀?好友即將挨打不說,皇祖父還嫌不夠亂。又添一老師來陪打……

他想跑回皇宮求情,但一想到皇祖父向來乾綱獨斷,做出的決定從無更改,朱允炆只好放棄求情的念頭,著急卻又想不出辦法,他只能焦灼的在原地直跺腳。

太孫殿下如何焦灼,行刑的錦衣親軍管不著,他們必須奉旨行刑。

於是,蕭凡和黃子澄的身子被他們套上了麻袋,然後用繩子紮得緊緊的,這是挨廷杖的規矩,防止挨打的人掙紮亂動,或者被打得大小便失禁,失了儀態。

行刑的人並不是固定的兩人,而是一小隊錦衣親軍輪流打,以防徇私作弊,不能徹底貫徹皇帝的旨意。

行刑之前有監督官驗明受刑者的正身,監督官可能是親軍校尉,也可能是宮裏的宦官。

一切都沒問題後,受刑者便被兩根水火棍一左一右從胳膊穿過,像筷子挾菜似的,將整個身子夾住,然後兩人用力將水火棍往上一挑,受刑者便如同鍋裏的荷包蛋似的,淩空翻了個身,重重撲到地上,光這一下重擊足可使人背過氣去。還沒等受刑者感覺到劇痛,劈頭蓋腦的廷杖便重重打在了身上。

自明朝始,被當場廷杖致死的大臣們不計其數,這其中有很多名堂,眾所周知的宦官腳尖向內開還是向外開,便是決定受刑者能否在廷杖下存活的重要預示,而且宦官的腳尖內開還是外開,也不是憑他們自己的喜好,而是皇帝的意思,總而言之,若皇帝只打算對受刑者稍作懲戒,那麽不論他被打了多少記廷杖,養上幾天便能活蹦亂跳,如果皇帝不想讓受刑者活著了,那麽行刑者哪怕只是看似輕柔的敲一記,那人也會筋骨寸斷,內腑爆裂而亡。

行刑者一般都是數年苦練,他們絕對有這個本事。據說他們練習時,將一張薄紙置於磚頭上,然後一棍子看似毫無力道的敲下去,磚頭盡碎。而薄紙無恙者,方才算過關。反之,他們打下的棍子看似很重,甚至受刑者血肉模糊,可實際上卻只是很輕的皮肉之傷,根本不傷筋骨。其中輕重程度的拿捏,則全看皇帝的意思了,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這可不是一句空話。

不過今日的行刑有些不一樣,當今太孫殿下在一旁虎視眈眈,受刑的一個是他的老師,一個是他的好友,行刑的錦衣親軍們長幾個膽子敢當著太孫殿下的面把這兩位大臣打出毛病來?

麻袋套好之後,廷杖程序裏的將人夾起往天拋的動作便自動忽略了,錦衣親軍們溫柔得跟按摩小姐拉客似的,畢恭畢敬的請二人趴好,然後眾行刑者完全忽視了一旁的監督官,紛紛苦著臉可憐兮兮的瞧著皇太孫,太孫殿下若不發話,他們也不敢貿然動手。

朱允炆見情形已不可逆轉,不由狠狠跺了跺腳,朝他們發火道:“看我做什麽?準備動手吧,我可告訴你們,該怎麽打你們心裏有數,這二人若然被你們打出個好歹,我絕不饒你們!”

一名錦衣親軍總旗點頭哈腰諂笑道:“殿下放心,小人心裏有數,絕不敢讓這兩位大人難受便是。”

朱允炆哼了一聲。沒搭理他。

黃子澄卻趴在地上不領情的大聲嚷道:“殿下不必說這些!該怎麽打就怎麽打,你們行刑的多賣點力氣,老夫犯上不敬,縱被打死亦無怨尤!身為臣子,老夫要盡臣子的本分,該說的話卻一定要說的!”

蕭凡百無聊賴的趴在地上,聽黃子澄這番話說得大義凜然,於是騰出一只手來推了推旁邊的黃子澄,很好奇的問道:“黃先生,按說你是原告,我是被告,被告挨打倒是說得過去,皇上怎麽連你這原告也一塊兒打了?聖諭說你犯上不敬,難道先生在皇上面前不禮貌了?個中緣故學生很不明白,還望先生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