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使臣將王命 第一百九十三章 燕王宴請

“王爺,大事已在準備,我們的軍士如今已擴充到十五萬,除了北邊宣府,薊州,山海關等重鎮駐紮八萬余將士以防韃子南下,其余新募之兵分散於北平郊營,以及南方的順德府,保定府等地,燕山護衛千戶朱能將軍正日夜操練新軍,以待王爺舉事……”

道衍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扶保多年的明主終於潛龍騰淵,即將一飛沖天,而他道衍畢生的理想抱負也很快要實現,對他來說,朱棣的成功,也就是他的成功,他要向天下人證明,他道衍不僅僅只是個誦經念佛的和尚,同時也是堪比蜀漢孔明的第一謀士!他能輔佐明主,成就一番大業,一雪從前京師禮部會試落榜的恥辱。

想到這裏,道衍神情越發激動,“舉事”“大業”這些字眼在他心中沸騰,那種深藏在骨髓裏的叛逆因子活躍起來,他甚至覺得自己這一生活著的意義就是為了朱棣的這次謀反,他全心投入享受這種從無到有,步步得勢,最終奪得天下的成就感。

朱棣靜靜看著道衍那雙充滿了暴戾殺意的眸子,和他那瘦削文弱如伺機嗜血的病虎的身軀,朱棣心中久寂的激情仿佛也被點燃,胸腔中的烈火熊熊燃燒起來。

“大業可期,先生當為本王第一功臣,位列三公,功耀千古!”朱棣眼中閃爍著激動的光芒。

道衍卻忽然冷靜下來,道:“王爺,新募軍士操練不足,此時還不能高興得太早,我們還沒有與朝廷大軍一戰的實力……”

朱棣聞言也冷靜下來了,道:“新募軍士何時可堪一戰?”

“一年,最少要一年,他們現在只比普通的百姓強一點,上了戰場將不令兵,兵不知將,戰則必敗。”

“一年?太長了……本王擔心朝廷削藩不會這麽慢,從如今朝廷的種種動作來看,朱允炆削藩的心情很急切,他不會給本王喘息之機的……”朱棣皺眉道。

道衍沉聲道:“但是,我們必須要拖一年,如今朝廷大軍分布大明境內衛所近千,軍戶百萬,如此龐大的武力,單憑我北平的十五萬將士恐怕很難取勝,更別說王爺麾下的十五萬將士近半還是新募的新軍,戰力愈發薄弱,此時若戰,唯敗一途而已。”

朱棣苦笑道:“進不可進,退不可退,難道本王真要被朱允炆削去藩地,孤身回京,做個無權無勢的逍遙皇叔嗎?”

道衍笑道:“王爺怎可說此喪氣話?朝廷大軍人數雖多,然我大明開國三十余年,先帝英明神武,令萬邦臣服,國境久無戰事,朝廷將士收刀入鞘,馬放南山,早已暗滋暮氣,此消彼長之下,王爺還是有很大機會的,再說,此事憑王爺一己之力或不可圖,但若王爺能勸說另一位王爺相助,兩軍合一之下,我方勝率自然更大,大業當可一搏!”

朱棣皺眉道:“另一位王爺相助?誰會助我?”

道衍笑道:“寧王,朱權。”

朱棣聞言一驚,接著眉頭深鎖,道:“十七弟與本王兄弟之情一直很好,他權大寧,我權北平,二地相鄰,以往也常兩軍合擊,征戰殘元,我們兄弟一齊上陣,配合亦頗為默契,但是……這是謀反啊!十七弟年紀雖小,性子火爆,但他可不傻,殺韃子他可以一馬當先,若是造反,恐怕他不會答應……”

道衍笑道:“他不答應,王爺您可以想個法子逼他答應……實在不行,只需借他麾下一支精銳之師一用便可。”

朱棣面色一凜,沉聲道:“先生的意思,那支精銳是指十七弟麾下的……朵顏三衛?”

道衍笑道:“然也,朵顏三衛乃蒙古騎兵,驍勇善戰,用來對付朝廷步兵可收奇效,這樣一支精銳,怎能在寧王手中白白浪費?寧王願不願助王爺,那是小事,但是朵顏三衛,王爺一定要想盡法子弄到手!得此一師,可抵百萬大軍矣。”

朱棣神色猶疑不定,臉上的表情變幻萬端,良久,他終於狠狠一咬牙:“那些蒙古騎兵素無忠義,財帛便可動其心,好!本王便想個法子收了朵顏三衛。”

道衍面露微笑瞧著朱棣,朵顏三衛若收下,王爺或許真的有與朝廷一戰的資本了,金鑾殿的那張龍椅,仿佛已不再遙不可及……

正事說過,朱棣忽然遲疑道:“先生,那個蕭凡……”

道衍笑道:“且安撫他幾日,貧僧已張開了口袋,等著他往裏鉆,一旦他鉆進去,他的死期就到了,而且死得正正當當,天子和滿朝文武都挑不出王爺您半分錯處……”

朱棣聞言終於露出滿意的神色,笑道:“如此,先生費心了。”

蕭凡入北平城第四日,燕王朱棣的瘋病不藥而愈,北平百姓當然不知道朱棣裝瘋的事,聞知燕王病愈,滿城百姓興高采烈,紛紛奔走相告,眾人皆言燕王病愈,朝廷便不會再換藩王,燕王從此可以永鎮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