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近侍歸京邑 第二百四十章 決勝金殿(下)(第2/4頁)

這個答案令大夥兒很好奇,但誰也沒那個膽子敢去試探,這年頭當官的,哪怕是自詡清廉的清流大臣,身為京官,每年收受那麽多外官的孝敬饋贈,有幾個是幹幹凈凈,清廉如水的?誰都有幾件見不得人的事兒,那份奏章就像高懸在頭上鬼頭大刀,雖然還沒落下來,卻對大家產生了巨大的心理壓力。

原本擰成了一條心的清流大臣們,在蕭凡不著痕跡的幾次打擊下,士氣漸漸低落,由躊躇滿志的對陣奸黨,變成了消極頹靡的尋求自保。

攻守無形之中悄悄易位,朝堂風雲詭變,一切已盡在蕭凡掌握。

朱允炆端坐龍椅,深深呼吸幾口氣,壓下了滿腔的怒火,冷聲道:“朕奉勸某些大臣,食君之祿,忠君之事,諸位皆是飽讀聖賢書之士,聖賢的道理不必再由朕教你們了吧?你們若收藩王賄賂,何妨踏踏實實投奔藩王,再認明主?”

這番話說得很重,滿朝文武凜然跪拜,齊聲道:“臣等不敢。”

朱允炆長長舒氣,神色郁悶道:“罷了,此事休提,朕今日升大朝會,為的是商議軍制變法之事,眾卿有何看法,盡管面奏。”

殿下群臣一陣沉默,剛剛的風波在眾人心頭蒙上一層陰影,原本躍躍欲試的清流大臣們再也不敢冒頭,他們被蕭凡的手段嚇怕了。

站在朝班中的蕭凡左右看了看,見無人上前應答,於是蕭凡整了整衣冠,清咳兩聲,緩緩走出朝班,躬身奏道:“陛下,臣以為,兵部茹尚書所提軍制變法之議,……可行!”

群臣沉默,這是意料之中的答案,軍制變法本就是蕭凡攛掇茹瑺提出來的,這根本就是蕭凡他自己的主張,他有什麽不贊同的?

朱允炆眼中閃過笑意,道:“蕭愛卿說說理由。”

“我朝軍制混亂,從洪武二十六年以後便開始了,時藍玉謀反,軍中將領牽連者多人,先帝施雷霆手段,將有謀反嫌疑者一一斬殺,此舉蕩平了叛逆之將,為國除惡,然則也造成了我大明軍中有帶兵經驗的將領缺失,軍無良將則亂,這幾年來,大明軍中由於將領良莠不齊,再加上國無戰事,大明各地都指揮使司,各千戶所治下軍士皆暗生暮氣,操練懈怠,軍戶代代相傳,卻一代不如一代,老邁孱弱者充斥軍中,戰力相較先帝洪武年間的驍勇將士低了許多,長此以往,我大明域內除了邊軍,尚有何勇猛之士可堪一戰?試問朝中諸位同僚,倘若有一天韃子攻破了長城,突破了邊軍封鎖,策馬南下,那時我大明誰可與韃子一戰?南宋亡國蓋因兵弱將寡,朝廷腐敗,前車之鑒不過百余年,難道我大明也要步南宋後塵嗎?”

蕭凡頓了頓,緩緩環視眾臣,道:“故,臣以為,大明軍制改革,已迫在眉睫,軍制必須要變,只有變,才能通吾皇欲創大明建文盛世,若無強大的軍力為後盾,盛世不過是空中樓閣,轉瞬便崩塌,強國之根本,在於先強軍,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他們之所以創建煌煌盛世,是因為他們先打造出了一支戰無不勝的軍隊使得四方蠻夷番邦衷心臣服,以致我中華上國德被宇內,威服四海,我大明欲功蓋唐宋,非強軍不能競功,若欲強軍,必先變革軍制。所以,臣請陛下恩準變法,大明強國,請自今日始!”

一番話鏗鏘激昂,擲地有聲,在大殿之內悠悠回蕩,如同一道春雷,為這混沌的人世炸開了一片朗朗乾坤。

群臣再一次感到了震驚,朱允炆坐在龍椅上卻聽得滿心振奮,眉開眼笑,忙不叠的笑道:“哈哈,好,蕭愛卿心懷社稷,朕心甚慰,如此,朕便恩準……”

“慢著!”一道怒喝打斷了朱允炆的話。

眾人愕然望去,卻見刑部尚書楊靖站出了朝班,他先狠狠瞪了蕭凡一眼,然後面朝朱允炆奏道:“陛下,軍制改革動搖國本,非同一般,怎可如此輕率決定?此事關乎大明江山社稷,不可不慎,望陛下三思……”

蕭凡情不自禁的重重嘆了口氣,又出來一個添堵的,早知道讓曹毅把他也綁了……

蕭凡滿心無奈,只得悶悶的道:“楊尚書……”

楊靖猛然回過頭,指著蕭凡怒聲道:“蕭凡!本官行得正,站得直,一生做人為官清清白白,從未有過一絲汙點,不怕你陷害!你那改革軍制之說純屬禍國誤君,本官身為大明臣子,絕不會眼睜睜讓你得逞!”

“你清清白白?哼!”

蕭凡氣得劍眉一豎,當即便從懷裏掏出那份沉甸甸的記錄著官員罪證的藍皮奏章,當著滿朝文武的面開始翻閱,翻得那叫一個仔細。

滿朝文武包括朱允炆在內,一個個睜大了眼睛,靜靜的看著蕭凡翻奏章,殿內一片寂靜,眾人的目光隨著蕭凡翻動奏章的手而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