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橫掃千軍如卷席 第二十八節 出兵(第3/3頁)

“大明門啊,大明門。”黃石覺得自己的眼眶都開始濕潤了。過去多年的辛苦在這一刻好像已經得到了回報。他喃喃對自己輕聲說道:“明天,最遲不超過後天,我就會被召見吧?我一定要好好看看那牌匾,那正象征我舍命保衛的華夏文明,是我祖先的榮耀和後代的福祉。”

天啟五年九月十日,山海關,大明遼東都司府。

馬世龍在桌面上攤開了一大張地圖。屏退了眾人以後,馬總兵親自給孫承宗講解起河東的局面來。

和黃石原本地歷史一樣,馬世龍最終還是把目標選定在了耀州——這個連接遼中平原到復、蓋丘陵地區的關鍵樞紐上:“孫大人,近日有不少漢軍從耀州、海州一帶逃來遼西。經過仔細詢問,耀州只有一些旗丁和建奴的家眷。而且耀州現在的堡壘是一個驛站擴充起來的,城墻低矮,搭人梯就可以攀越。”

桌子的地圖上還插著些五顏六色的小旗,這些是用來表示附近的後金軍分布情況地標示物,可以讓人對軍事形勢一目了然。馬世龍指著蓋州的位置說道:“根據復州之戰的情報,蓋州一帶原本有分屬建奴六個旗的七、八十個牛錄,這兩個月來,我軍已經發現其中五個旗的建奴已經返回遼中。林丹汗也給兵部去信,說他那裏建奴壓力很大,所以末將認為建奴主力已經回到遼北去了。”

“剩下的,”馬世龍把手在地圖上方虛抓了一把,緊接著就握緊拳頭砸在蓋州地區:“只有建奴正藍旗的二十一個牛錄盤踞在這裏。這正藍旗今年已經連續被東江軍打垮了兩次。據細作報告,正藍旗的旗主莽古爾泰也受了傷。孫大人,末將的計劃就是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奪取耀州,然後再以雷霆萬鈞的力量南下。全殲建奴正藍旗,活捉莽古爾泰!”

孫承宗聽得連連點頭,情報和戰略看起來都很完美。他拈了拈長須,沉聲問道:“馬帥你有幾分把握?”

馬世龍昂然挺直了身體,兩只大手也都舉了起來,十根手指岔得開開地:“十足,十足……”

慷慨激昂一番以後,從內到外都充滿自信的馬世龍身上好似蒸騰起了一種霸氣:“孫大人明鑒,南關和復州之戰,都出現過望風而逃的行為。可見這個正藍旗是建奴中戰力最差的一旗。據末將分析,這個旗從上到下都完全喪夫了和我大明官軍對壘的勇氣,此戰易如翻掌觀紋一般。孫大人大可放心。”

說著馬世龍就嘿嘿一笑:“如果不是為了收復蓋州,這麽爛地一隊建奴,末將還真懶得去打他們。”

馬世龍話裏話外的那種“舍我其誰”的氣勢讓孫承宗很滿意。他只是微笑著提醒了一句:“馬帥既有如此把握就好。只是不可大意,也不可過於驕傲啊。”

這話把馬世龍聽得哈哈大笑:“孫大人啊,您多慮了。本次末將以關寧名將魯之甲為主將,那前鋒李承先也有萬夫不當之勇。無論是韜略還是勇武,末將敢說他們都不在那黃石之下。至於此次出動的寧遠中協,更有車炮營一、鐵騎營一、水營二。這實力不要說一個小小的東江左協,就是整個東江鎮都比不了!”

天啟五年九月十二日,黃石還在北京苦苦等待著召見的命令,而此時關寧軍、寧遠中協副魯之甲殺牛祭旗,四個野戰營隨即向著三岔河方向浩蕩出發。一馬當先的正是熟讀兵書、且號稱能開十石強弓、揮丈二馬槊的猛將李承先。

第一次上戰場的李參將直轄的車炮營共有戰兵兩千四百八十人,連同輔兵共五千五百人。擁有大炮八十八門、戰車三百五十輛、馬六百匹、各式火銃一千五百支。隨後出發的三營按照定額編制還會有戰兵幾四千人、輔兵近萬;大炮六十門、火銃千余支。此外還該有兩千余條戰船隨行。

和其他幾個將領的親兵隊一樣,李承先的家丁們也都是第一次出征。他們大多是李承先這幾年來從配軍中挑選出來的殺人犯。這大批的前江湖好漢們鼓噪而行,看上去也是煞氣逼人。

歷史的車輪終於還是滾到了這一步——耀州血戰的帷幕正在被輕輕拉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