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萬仞指峰能擔否 第四十二節 賭博(第4/6頁)

雖然東江鎮和山東布政司讓朱九爺很是傷心。但經歷了和長生島的交往後,他還是對黃石很信任地,柳清揚的話一結束,朱九爺就當先舉手說道:“柳將軍多慮了,我們又怎麽會信不過貴軍的話呢,再說還有太子少保大人做保,只是小民本小力微,實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如果柳將軍不棄,小民還是打算先在遼東、山東等地做些小本經營。等國些年再去福建。”

朱九爺的話引起了幾聲贊同,也引發了一些人的沉思。柳清揚等候大家議論了一番才緩緩說道:“本錢問題,諸位不用擔心,長生島會盡可能地提供貸款,而且去福建的這種貸款是不需要抵押品的。”

這些商人在山東、北直隸都有不少關系。而且他們的商業嗅覺也很靈敏,何況長生島也無暇分身,自然由他們來從事海貿是最好的。在柳清揚的計劃裏,這些商人肯定是要盡可能地拉攏,但雖然黃石同意了柳清揚地無抵押風險貸款計劃,可僅僅依靠長生島的力量肯定不足以提供這麽多資源。

“太子少保大人還願意用他的名義為你們做保。”柳清揚說完以後稍作停頓,以便讓下面的人體會一下這段話的含義,他看到了無數條射過來地緊張視線後,才不急不緩地繼續下去:“如果你們可以從其他地方借款,只要利錢不超過五成……”

柳清揚高舉著右手作了一個大大的“五”字。讓屋裏的所有人都能看得見:“只要這筆錢是用於開拓到福建的海貿,太子少保大人就願意為你們做保。”

這些商人肯定有不少自己的熟人和關系。但根據中國的一貫傳統,大部分商人不到走投無路都不喜歡借款,而是靠自己的努力經營來進行原始積累。同樣,如果一個人真的開始借款了,那多半就意味著他陷入了窘境,因此放款的人不但會提出較高的利錢,也會要求借款人拿出抵押來。

黃石和柳清揚商談海貿問題時,兩個人都認為這上面會有很大的利潤,也足以償付高額地利錢,因此黃石願意出面給這些商人做保,只要能圈來大批的資金,黃石和柳清揚都對盈利充滿了信心。

“柳將軍,太子少保願意為我們這些小民作保?”

“是地,而且不僅僅是以太子少保大人的個人名義,我們還會用福寧鎮的軍屯收入和未來的軍餉、糧餉為你們做保。”

反正這些商人也不知道這裏面的具體收入,柳清揚就老實不客氣地把大明朝廷的信譽也都搭上去了。至少在天啟年間,大明朝廷的信譽還是值不少錢的,而且朝廷也沒有無形資產的意識,不會為此來找黃石的麻煩。

現在黃石有著“忠貫日月、義薄雲天”的良好聲望,最近“匹馬躍遼陽”事件又給黃石頭上地光環加了不少分,傳統的中國人一向認為一個人如果是個好人,那他就基本不會做壞事。現在如果有人敢說黃宮保是個欠錢不還的人,那他一定會被路人罵成殘廢。

這話又引起了下面的一些贊嘆聲,黃石身居高位,威名傳播於天下,這樣的人大張旗鼓地出來做保人,那自然有很不錯的說服力。柳清揚看下面的眾多商人臉上神色變換,知道有不少人已經隱隱動心了,他端起茶杯飲了一口:“當然,我們也還有其他條件。”

“柳將軍請講。”

這次說話的是谷老板,覺華保衛戰時谷老板幾次向菩薩許願。明軍獲勝後谷老板當然認為最大的一份功勞還是菩薩的,所以他跑去五台山捐了不少善財,還在老家出錢修了一座橋。除此以外,谷老板認為黃石立下地功勞僅次於救苦救難南海觀世音菩薩,所以就改經營遼西買賣為經營遼東了。

當然,谷老板經過覺華一戰後,也認為走遼東路線可能會更安穩一些,畢竟覺華那樣的危險他老人家是不打算再經歷一次了。但遼東的貧窮是谷老板不曾想到的。以往在遼西,谷老板也從來沒有過被拖欠軍票的經驗,結果他一口氣就砸了三萬多兩銀子的東江鎮軍票在手裏,這差不多相當於谷老板一大半的家產了。

聽說長生島有針對他這種情況的優惠買賣後,谷老板就趕來長生島作買賣,他手裏有大宗地東江鎮軍票,更還有不少家產可以抵押,所以長生島一次就給了他兩萬多兩銀子的貸款,最近他在山東到遼南之間跑了幾趟日用品買賣後,就收回了不少本錢。而且根據長生島的優惠政策。對他這種手握大宗東江鎮軍票的人,還貸款時長生島也可以接受東江鎮軍票來沖抵利錢。

這一來二去,就算黃石頭上沒有那麽多耀眼的光環,谷老板也對他的印象很不錯,也信得過黃石的為人。聽柳清揚說還有附加條件後。谷老板就急忙詢問下文,如果不是很苛刻的話,谷老板也願意和黃石繼續打交道。拋開救命之恩不說,那谷老板手裏還有一大把東江鎮軍票呢,與其再去山東登州排隊,還不如和黃石討價還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