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萬仞指峰能擔否 第四十三節 義利(第3/6頁)

“是。我知道地。”那個商人點頭稱是,然後笑容不變地說道:“老朽家財萬貫,本也不是為了這點利錢而來,今日來此,全是因為聽說黃大帥出兵西南平叛,特來貢獻一點菲薄之力罷了,便是不要利錢,也沒有什麽關系。”

接下來另一個人不等那文書說話,就搶著說道:“在下這裏也是五百兩紋銀。同樣是三年的,利錢也和前面這位老先生一樣,只要一厘就好了。”

後面那位老兄是個大嗓門,他唯恐大家不知道似的嚷嚷起來:“老漢的親家全家本來是廣寧人,都是托了黃大帥的福,他們才能從孫賊手下逃出性命。上個月,大兒媳給我添了個大孫子。這次一聽說黃大帥在登州募款,老漢就專程趕來給黃大帥捧場。”

周圍的人群裏頓時就響起了幾聲喝彩聲,這第二位商人聽到後更是興奮,他環顧著人群大聲喊道:“這五百兩銀子老漢本也不打算同黃大帥要。嘿~~~老漢看中的是這黃大帥的將軍印,從今天起它就是老漢的鎮宅之寶,必能保佑老漢一家逢兇化吉、鬼崇辟易。”

這話一喊出來,人群裏地彩聲頓時又響了起來,不少人都點頭應是,都說黃石義薄雲天。就是捐給他些銀子也是應有之義,更有不少人紛紛附和道:“能把黃大帥的煞氣請回家,就是花上百兩銀子也值了。”

“多謝老人家仗義援手,”這個兩人排得靠前,剛才他們一出聲時柳清揚還怕是來搗亂的,連忙傾耳細聽。這兩個人要點利錢也不過是象征性罷了,畢竟黃石說了這是借款,人家要一厘利也是為了給黃石面子。

柳清揚走過來從文書手裏接過筆,親自把借條仔細寫好,遞給第一個商人:“請老人家收好。”

那個商人接過借條反復看了幾眼,愕然說道:“我說過填一厘利錢就好了,你怎麽還填的五成?”

“老人家義舉,我代黃大帥謝過了。不過今日這借款,已經定好就是五成利錢,童叟無欺,還請老人家海涵。”柳清揚恭敬地鞠了一躬,人們一時間也靜了下來,那個老商人又反復說了幾次,頑固的一定要把利錢降低一點兒。

但柳清揚卻比他更頑固,雖然言語上客氣已極,但這個利錢他一口咬定就是五成:“如果老人家有心,就請多借我家大人些銀子吧,當然,利錢還是五成。”

最後那個老商人拗不過柳清揚,就只好很勉強地接過了柳清揚寫著五成息錢的借據,極其別扭地走了。剛才聽柳清揚和老人爭論時,老商人背後的第二個人就已經是一臉不平,等到他看見柳清揚又給他寫好了五百兩紋銀、三年期限、五成利息地借據時,這個商人雖然明知自己面對的是一個將軍,但仍然忍不住一蹦三尺高:

“這位將軍,草民情願把這銀子捐給黃大帥,剛才那位老人家也算是仗義之舉,情願為國分憂,將軍你為什麽硬要阻攔,難道你不是黃大帥的部下麽?為什麽我們想為黃大帥助餉你也要反對?”

“多謝這位兄台高義,本將先父也是北直隸的商人,本將也知道掙點銀子不容易……”柳清揚對商人當然不可能有絲毫反感,因為他就是出身於商人世家,不過經他這麽一解釋,中廳裏面地商人們倒也紛紛湧起親近之感。

聽柳清揚說起跑買賣的艱苦,一路上押貨運貨的種種辛勞,這些商人更是感同身受。第二個商人嘆息了幾聲後又大聲說道:“這位將軍請了,我拿這五百兩出來是絕對沒有問題,也算是替我親家報恩了。我們掙些錢雖然不容易,但有力出力嘛,一人出個十兩銀子,也就能為黃大帥手下的弟兄們加頓酒肉了。”

商人的話又引起了一片贊同之聲,這個人見自己又出了風頭,心中高興之余掉頭就走:“算啦,這五百兩銀子就放在這裏啦。黃帥的借據我也不要了。”

這商人一邊高聲嚷嚷著。一邊昂首闊步向門口走去。

“攔住他。”

柳清揚在背後大叫了一聲,把門地長生島士兵聞聲把長槍一交叉,就把那個商人擋住了。那商人顯然是個急脾氣,他見狀神色大變,再也顧不得柳清揚的身份,急轉過身來憤憤地叫道:“將軍,你這是何意啊?”

商人掉過頭來的時候,柳清揚也已經分開人群走了過來,他雙手捧著五百兩銀子的借據。用堅定不移地語氣說道:“這位兄台,我家大帥有軍令,此次‘平蠻大借款’是借款,不是募捐,凡是留下銀子地人,就一定要讓他把借據帶走。這份憑據,請兄台務必收下。”

看著借據上的五成利錢和“平蠻將軍”的朱紅大印。再擡頭看看四周,商人發現全場地人都目不轉睛地看著自己,他頓時就感到大失顏面,就怒氣沖沖地一揮手:“我今日來這裏。是誠心誠意助餉,絕非貪圖這五成紅利,將軍未免也把我看得太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