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萬仞指峰能擔否 第五十四節 狂瀾(第4/19頁)

“張老明鑒,六年是絕對沒有問題的,但五年並非沒有可能……”黃石生怕張鶴鳴會在競拍中落了下風,所以就竭力鼓吹他的“五年平遼”策。黃石說他認為最大地問題就是攻城問題,不過既然一年有幾百萬的糧餉,那後勤應該不會是大問題:“今上英明,如果張老為了平遼而需要更多地糧餉、火炮,末將想今上一定會支持張老的。”

“慎言,慎言,”張鶴鳴不以為然的呵呵笑了起來,他語重心長的說道:“三百萬遼餉對國家已經是很大的負擔了,還有糧食、盔甲、火炮、城堡,這也都要錢啊。國家收支有度。急功近利是最要不得地。”

“老夫聽過黃石你的家事,知道你與建奴有不共戴天之仇。如果聖上真的垂詢老夫的意見,老夫也一定會舉薦你地,但這畢竟還是未知之數。你且安心去閩海平倭,不然到時候就算要調你去遼東也是調不出來啊。”

“張老教誨的是,末將魯莽了,末將告辭了。”

“一路小心。”

“是,張老放心。”

……

自從寧錦戰役之後,大閹黨頭目閻鳴泰就下令棄守錦州。他認為如果沒有一支敢於解圍的部隊,那堅守要塞根本沒有意義;如果沒有敢於進攻的部隊,那麽修築前進基的也根本不可能有任何意義。

棄守錦州後遼東都司府一年就可以節省白銀一百萬兩以上。自寧錦之戰以後,閹黨對遼鎮關寧軍已經徹底灰心失望了。所以閻鳴泰下令重新審核東江鎮兵員,並隨即把勘合兵力數目從兩萬四千提高到了三萬六千,東江鎮一年能得到軍餉也從二十萬提高到了三十萬,給米則加倍。

同樣在寧錦戰役後,後金加強了對遼南的攻勢並重現占領了海州城。但得到了中央加強支持後,東江鎮的戰鬥力也隨之增強。毛文龍在七年十一月在海州方向展開反攻,並很快攻到了海州城下。

天啟七年十一月中旬,海州。

以包括張攀將軍在內的大批將士的生命為代價,後金軍剛剛補好的城墻又被開了一個大口子,不過部分守軍在明軍蜂擁入城前及時地從北門逃走了。

白有才和孫家兄弟站在城下,看著他們滿頭花白地大帥親自舉了一面紅旗爬上了城頭,向著他們奮力揮舞起來:

“大明萬歲!”

“我東江軍威武!”

攻陷海州後,毛文龍隨即派人予以占領,並開始在蓋州周圍進行屯墾。在黃石原本的歷史上,收復海州標志著東江鎮控制區域達到了最高峰,大明朝廷從此開始認真考慮讓毛文龍移鎮蓋州。

毛文龍收復海州並在此城中駐軍的行為,不但標志著後金妄圖靠朝鮮一戰打垮東江鎮的企圖徹底破產,也標志著東江鎮終於開始嘗試在遼中平原和後金軍正面作戰。在這個時空裏,黃石這個侵入者到了遼東又隨後離開,但東江鎮還是頑強的走了這一步。

在張攀將軍的葬禮上,毛文龍慷慨激昂的對著他貧窮的將士們喊到:“遼東的兒郎們,我們的子孫會記得:曾經有一支衣衫襤褸地部隊、曾經有一支食不果腹地部隊,他們雖然饑寒交迫,但還是從蠻夷手中奪回了祖先的土地,他們終於還是取得了最後的勝利!”

……

十一月底,朝中言官對魏忠賢的彈劾越演越烈。魏忠賢上書乞求告老還鄉,天子制曰不可,改令魏忠賢去鳳陽守皇陵。

魏忠賢聞言大喜。認為自己這條命算是保住了,他連忙收拾包袱,星夜出發前往鳳陽……

天啟七年十二月初五,阜城南關尤氏旅店。

趕了一天路地魏忠賢讓店家為自己準備盆洗腳水燙腳,水送來後他急不可待得就要把腳放進去,就在此時李朝欽突然推門而入,手裏還拿著一封信:“魏公公,京師有信來。”

魏忠賢看了看李朝欽一臉的惶急,低下頭把腳放到了洗腳盆裏,跟著就發出了一聲滿意地嘆息聲。他閉目養神片刻才緩緩的說道:“念吧。”

信是李永貞寫來的,日前東林黨彈劾魏忠賢在去鳳陽的路上陰蓄死士、意圖謀反,天子已經下令錦衣衛出京捉拿,李永貞在信裏要魏忠賢早做打算。

魏忠賢聽得嗤笑了起來。連連搖頭嘆息道:“東林黨啊東林黨,無能地人咱家那是見得太多了,可是真要無能到你們這種地步也是太難得了,十幾年來,你們連構陷的罪名都不會換一換,除了謀逆還是謀逆。唉,咱家這兩年來整人,這罪名從來就沒有重樣地,你們這一把年紀,難道都活到狗身上去了麽?”

“魏公公!”

聽到這一聲急促地叫聲後。魏忠賢擡頭看了看身邊的李朝欽,又是一聲嗤笑:“難道咱家說錯了麽?挺擊案。東林黨說鄭貴妃帶著一個瘋子拿著一根棍子謀逆;紅丸案,東林黨說元輔方大人獻毒藥給貞皇帝,夥同鄭貴妃和李選侍謀逆;移宮案,東林黨說李選侍抱著樂安公主謀逆;現在咱家一個老太監,帶著幾個仆人去鳳陽,哈哈,居然也能謀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