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萬仞指峰能擔否 第五十六節 重建(第3/7頁)

一邊的孔有德看毛文龍笑得開心,就忍不住問道“義父,建奴又要派使者來麽?”

“不是,你真當建奴都是傻子麽?”毛文龍略微收斂了一些笑容,這本來就是他苦思冥想出來地計策,因此他甚是得意地給孔有德解釋道:“建奴必定以為我又想哄騙他的使者,但這次我只是為了麻痹他而已。現在他既然和我議和,必定防備有所松懈,我們這就去偷襲義州吧。”

二月十五日,毛文龍率部襲擊了駐紮在朝鮮境內義州附近的後金軍,後金該部主要屬於後金蒙古右翼。是役後金軍慘敗,明軍斬首四百五十具。

放在過去地歷史上,僅這一次四百五十具的斬首就相當於遼西軍在寧遠、寧錦兩戰中地首級數目總和,也就是過去八年大明朝廷花兩千余萬兩白銀養出來的關寧軍的全部戰果。在這個時空雖然因為黃石的存在讓遼西軍面子上好看了一些,但東江軍此戰也還是算戰果頗豐,四百五十具首級送到登萊鎮檢驗後,文官承認這批首級“顆顆為真。”

不過毛文龍返回東江島後正欲置酒慶祝,卻聽說後金軍以使者為掩護,在二月十四日偷襲攻破東江軍鐵山大營。殺死東江軍二百余名士兵,還抓走了東江鎮百姓數百,並放火燒毀了毛文龍地鐵山倉庫。

聽說數千人的口糧毀於一旦後,毛文龍急怒之下就忘記了自己剛幹過的事情,立刻派遣使者去遼陽見皇太極。信中毛文龍對皇太極破口大罵;“豈知你奸計百出,一面與我講和,一面又來偷搶我人民。似此顛倒反復,良心何在?天理何在?”

三月一日皇太極收到這封信後,就回信提醒毛文龍他也在幹一樣的事情。收到回信時毛文龍的火氣也已經過去了,於是他再回信裏地口氣也就寬松了一些,不過毛文龍認為皇太極的手也不幹凈,“我固然有錯,然在彼處,爾之過失亦不少也……屢行欺詐,反復無常,賢人未有似此特力妄行者。”

最後毛文龍大度地表示他既往不咎了。如果皇太極願意地話,他還是希望繼續和談下去,但是皇太極拒絕繼續議和,至此東江鎮和後金的第二次議和終於宣告破裂。

……

崇禎二年三月十五日,霞浦。

經過五個月的整編,福寧鎮的水師終於再次成型。正月的時候福寧鎮軍工司制造出來了第一門二十四磅炮;同月底,完成了第一艘十八炮戰艦。經過反復的修改。這種十八炮戰艦裝備有兩門二十四磅炮、八門十八磅炮和八門十二磅炮,戰艦落成下水。

這艘戰艦全重五百五十噸。每舷各有四門十八磅炮和四門十二磅炮,兩門二十四磅炮則部署在中線上,這樣整條戰艦就需要十個炮組,以操作八個舷炮位和兩個中炮位。每個炮組仍然采用六人制,並配屬四個搬運手。經福寧鎮的具體測試,海戰炮組達到六人後再增加人也不可能提高速度了,而四個搬運手可以保證有足夠地人力替補上炮位。

這條船上的編制共有二百二十名水兵,除了十個炮組的一百士兵外,剩下的士兵主要進行操帆和接舷戰的訓練,所有的士兵都配屬火銃和長刀,同時還每人發給一套胸甲。

和最初的設計相比,這艘戰艦的炮位大大減少了,舷炮從三十門減少到了十六門,這主要是為了提高船只的航行速度,同時也是為了加快船只制造速度並降低生產成本。三十二炮船的重量大概要超過八百噸,一次性戰艦造這種大船黃石還是覺得有點不值。

這種小一號地戰艦制造速度也確實要快上許多,到三月的時候,福寧鎮已經完成了十二條一次性戰艦,還生產了一批一次性小炮艦做輔助用,除此以外,黃石又從浙江購買了二十條小型海船準備用來登陸。

天啟七年初購買來地大木頭已經風幹了兩年多了,根據船匠的計算,到今年底最早的幾根應該就可以拿來生產船只,不過黃石寧可再多等等,他覺得反正已經等兩年,那再多忍一年也不是不可以。

“這是我們福寧鎮軍工司的新式兵器。”

黃石說完後就示意鮑博文把東西遞給俞咨臯。老將軍笑呵呵地接過了兵器,笑呵呵地說道:“鮑遊擊真是能幹,我們福寧鎮總是有新式兵器出現。”

俞咨臯舉起了鮑博文呈上來的火銃,前後翻看了一會兒,奇怪地問道:“這個火銃地火繩在哪裏?”

“這是燧發步槍,不用火繩的。”

經過長期的改裝,軍工司總算是完成了燧發步槍,這種兵器因為不需要火繩,所以在戰場上擁有更高的擊發率,尤其是在海戰中。更因為燧發槍不使用明火。所以可以擁有更快、更高地裝填效率。俞咨臯裝填好彈藥,根據黃石的提示把機扣板開,然後照著無人的地方開了一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