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萬仞指峰能擔否 第六十二節 背叛(第4/10頁)

這次後金軍入關讓明廷大為震驚。皇太極覺得黃石很可能會從喜峰口出關,堵住他們的退路。一旦這種情況出現,皇太極和他的同盟軍就得推著手推車去翻大沙漠了,先不說能活著過去幾個,就算過去了他們也還要面對虎視眈眈的察哈爾蒙古及其同盟軍。

今年來林丹汗已經不願意同後金打仗了,因為他每戰必敗不說,而且還覺得大明不可靠而且軟弱,所以林丹汗似乎也已經有效法後金去掠奪大明的意思。不過此一時、彼一時,如果皇太極被明軍逼得猶如喪家之犬,只好去爬大沙漠的話,皇太極相信林丹汗還是會嗷嗷叫著撲上來報仇的。

因此,皇太極最終還是決定強行從喜峰口奪路而逃,後金軍一路上已經走得很急,但至少還要三天他們才能抵達遵化。後金軍不能靠馬匹強行軍離開,否則兩萬五千大軍至少要丟下六成。眼下又是冬天。野外缺少草料,馬隊不跟著輜重隊一起走地話,到喜峰口時坐騎也就死得七七八八了。真到了那個時候,就算皇太極想靠走路回家,也要先問問明軍和林丹汗答不答應。

“多爾袞應該已經趕到遵化了,而明軍大概會和我們差不多同時到。”皇太極掰著指頭替黃石算著時間,他認為黃石應該是靠自己的力量一路從永平打過來的,所以他的軍隊必然疲憊不堪:“就算黃石不顧一切地沖到了城下,範文程頗有謀略。他和多爾袞同心堅守遵化,一定能堅持到我們到來。我們且戰且退,沖出關外的把握還是很大的。”

“嗯,八弟你說得也有道理。”莽古爾泰平靜下來以後也同意了皇太極的看法,如果一仗不打撒丫子就跑地話,那蒙古人的人心也就散了,他們中地不少恐怕會開小差想從喜峰口逃走。這樣下去的話,等大軍到了居庸關或古北口的時候恐怕也就只剩下一半了,能不能破口而出很難說,前路更是渺茫,遠不如和黃石搶時間的把握大:“八弟你放心吧,我已經很虔誠地祈禱過了,上帝一定會保佑我們平安的。”

皇太極苦笑了一下但沒有說話,相比薩滿巫師,他還是更信任多爾袞的勇氣和範文程的智謀。

“多爾袞、範文程,你們千萬不要讓我失望啊。”皇太極如是想著。

……

選鋒營的炮隊在初六傍晚趕到三屯營後,黃石就下令救火營第二天拔營出發,準備向遵化方向前進,福寧軍士兵經過短暫休息後士氣變得更加高漲,體力也都恢復到了巔峰狀態,黃石計劃讓救火營用正常的速度行軍,趕到祖大壽背後為後勁。

黃石估計祖大壽一定出死力攻打遵化城,這兩天下來遵化城的守軍也已經非常疲憊。等救火營到了後,祖大壽的左翼部隊就可以休息一天,黃石希望救火營可以輕松戰勝已經苦戰兩天的後金守軍。等救火營休息時,勤王軍的左翼就可以恢復戰鬥力,做好防禦敵軍進攻的準備。而磐石營則會向喜峰口進發,他們同樣會替下開始疲憊的勤王軍右翼部隊。現在明軍兵力優勢如此巨大,當然要靠輪番上陣來保持軍隊的士氣和體力。黃石自己跟著救火營出發,畢竟來自這個方向上的威脅還是比較大。而選鋒營則開始休息,並準備根據需要投入戰場。

初七淩晨黃石就跟著救火營一同出發,但才走了沒有多遠,對面就跑來了祖大壽的傳令兵,那個傳令兵興奮地向黃石報告:“元帥,勤王軍左翼已經攻下遵化!”

這個消息真把黃石打蒙了,根據他的計算,祖大壽的左翼六日清晨出發,六日傍晚先鋒抵達遵化城下。怎麽也要到七日才能發起進攻。可是眼下告捷的使者就在眼前,那就是說祖大壽一抵達遵化城下就發起猛攻,當夜遵化就宣告失守。

——這食人魔未免也太猛了吧?

黃石雖欲不信,但事實就在眼前,不由得他不對祖飛將刮目相看。

……

救火營還在後面緩緩前進,而黃石則帶著幾個衛兵飛馬趕到遵化。當他趕到時已經是初七傍晚。祖飛將臉上都笑開了花,這次他又把大功撈到手了。到時候公議軍功的時候,祖飛將相信別人再也說不出什麽廢話了。

其他的明軍將領也都很高興,這次從出兵以來,明軍所向披靡,後金軍側後寬達二百裏的戰略縱深,被明軍風卷殘雲一般地打穿了。

見到黃石前來,數千被救出來地百姓一起向他跪拜叩謝:“黃元帥長命百歲,高侯萬代!”

這些百姓多是京畿一帶的平民。袁崇煥縱敵入關後,這些百姓家中老人、兒童都被殘害,然後被後金軍擄掠起來送向關外。今天被明軍解救後,這些百姓都恍如隔世,他們想起慘死地父母長輩,不禁抱頭痛哭、大放悲聲。

在這場浩劫中,也有大批地父母失去幼年的子女,他們盡情地釋放了壓抑多日的感情後,接著就齊聲痛罵袁崇煥賣國。這鋪天蓋地的大罵聲讓祖大壽等人不禁有些尷尬,但百姓們都沒有和關寧軍計較。看到他們來拯救自己後,百姓都選擇了原諒和寬恕。等到他們聽說袁崇煥已經下獄後,幾千百姓齊聲發出怒吼:“剮了袁狗賊,剮了袁狗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