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世界,告訴你我不相信(第2/5頁)

陳宮決定離開曹操。

這段始亂終棄式的兩個男人的“私奔”只有一個曖昧的開頭,和一個即將要勞燕分飛的結局。

不過很快,陳宮就不想勞燕分飛了。因為他舉起了劍,他要趁曹操不備,為天下人除奸。陳宮以為,這個叫曹操的人日後定能成為亂世之奸雄,不趁早除之,他對不起天下。

當然了,陳宮這一劍說到底也是想對得起自己,他要給自己討一個公道,為這段傷感的“私奔”生涯劃上句號。

這是在一家偏僻的小旅店,殺人在逃犯曹操鼾聲正響,睡得格外香甜。他的身邊,則站著心若死水的陳宮。此時的陳宮劍已舉起,對準曹操的胸口將刺未刺,姿勢堪稱完美……

有參與,才有可能

曹操卻安然無恙。

不是有外力相助,也不是他突然醒來打敗了陳宮,而是陳宮自己打敗了自己。

原因是陳宮心軟了。

的確,在這個世界上,一個人之所以功敗垂成往往是被自己打敗的,原因僅僅是我們的心不夠硬。

陳宮的心就不夠硬。他將刺到一半的劍收回,趁著夜未央,黯然離去,離開曹操。

這基本上可以說是一個人生旅途中“向左走”與“向右走”的老故事,雖然很多年後,在這亂世的舞台上,倆人還會不期而遇,還會再演恩怨,但那時的心境已經是迥然不同了。

曹操淡然一笑。

在他醒來之後,發現陳宮已不辭而別時,曹操做出的是如上反應。

但是淡然之後是惋惜。曹操惋惜陳宮的功敗垂成。他想不明白,這樣一個和他當初一樣選擇棄官不做,欲謀大事的人,為何就過不了“殺人”這道檻。

曹操以為,要成大事必須殺人,殺無數的人。不問理由殺無數的人。

最重要的是不能心太軟,把所有問題都自己扛。因為一個人是不能扛著問題向前走的。那句話是怎麽說來著,放下包袱,輕松上陣。

曹操就放下包袱,輕松上陣了。他繼續往前走,朝著他的目的地。

或許,曹操身上根本就沒有包袱,因為他的腳步走得如此輕快,簡直讓人看不出他是個有包袱或心事的人。

在陳留,一個時代的拐點開始了。

曹操在此招兵買馬。

很多注定要千古流傳的名字,一一浮出歷史的水面。

樂進。

李典。

夏侯惇。

夏侯淵。

曹仁。

曹洪。

這些人從四面八方走來,成為了曹操的左右手。在接下來的歲月裏,他們將和曹操一起東奔西走,為一個人間奇跡的誕生添磚加瓦。

更重要的是曹操他不是一個人在奮鬥。袁紹和他會師了。與此同時,全國近二十個郡鎮的太守起兵響應,大家準備手拉手聯合起來,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向洛陽進發,誓與董卓戰鬥到底。

劉備和他的兩個兄弟關羽、張飛悄無聲息地混跡其間。之所以說悄無聲息是因為他們的級別比較低,在太守遍地、將軍雲集的聯合軍團中,劉備只是區區一個縣令,關羽是馬弓手,張飛是步弓手,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計。

但劉備們還是毅然決然地混跡其間了。沒有人邀請他們,他們是自告奮勇地跟去的,雖然有北平太守公孫瓚不明不白地領著他們去見袁曹,卻到底名不正言不順。只是劉備不在乎這一些,他只在乎一句人間名言——重在參與。

因為有參與,才有可能。

才有出人頭地的機會。

果然就引起了重視。

先是曹操。曹操一聽劉備來了,忙帶著他們去見袁紹。

不為別的,只為劉備的江湖名聲。在此前與黃巾軍的戰鬥中,劉備因為戰功卓著,他的這個名字開始引人注目。曹操敬的是劉備的江湖名聲。

袁紹對劉備也刮目相看。此時的袁紹已是聯合軍團總司令,一般人他是不正眼相看的,但是對劉備,袁紹不僅正眼相看,還刮目相看。

不為別的,只為劉備的皇族名聲。中山靖王劉勝之後,漢景帝的玄孫。袁紹敬的是劉備的皇族名聲。因為這樣一個名聲,劉備獲得了和眾太守們平起平坐的機會。

而關羽和張飛依然站著,在已經坐下來的劉備後面默默無聞地站著。因為起碼到目前為止,出人頭地的機會還沒有垂青這兩個人。不過很快地,此二人將令袞袞諸公刮目相看,因為一個歷史性的出人頭地的機會已近在眼前,那個注定要為關羽增光添彩的人兒將很快走出場與關羽演對手戲。他的名字叫——華雄。

殺一個人可以有多快?

洛陽城已是岌岌可危。

不過,危的是人心,不是城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