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世界,告訴你我不相信(第3/5頁)

因為袁曹幾十萬大軍雖已糾集,卻還沒有完全到位。只有長沙太守孫堅引本部人馬充當了急先鋒,沖到洛陽城外汜水關下安營紮寨,準備讓董卓人頭落地。

有一個人沖了出來堅定地捍衛董卓的腦袋。

不是呂布,是華雄。

呂布當然可以捍衛董卓的腦袋,不過華雄以為,對付孫堅,他出馬已是綽綽有余。

華雄是關西人,此公最大的特點是很男人。

在那樣一個時代,所謂很男人的重要標志是長得孔武有力。

華雄就長得孔武有力。如果做男模,他應該是一個力量型的男模。

只是沒人知道這個人做將軍會怎麽樣。

華雄自己也不知道。因為他從沒做過將軍。

和劉備一樣,華雄一直以來所渴望的,就是一個機會。一個出人頭地的機會,以便圓他的將軍夢。

董卓首鼠兩端。

他當然想給華雄這個機會,但是,給不起。

因為這樣的一個機會是和他的腦袋聯系在一起的。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人會輕易將自己的腦袋交給一個不知底細的人去捍衛。董卓也不例外。

董卓希望捍衛他腦袋的那個人是呂布。

呂布卻默不做聲。

在目睹了華雄的躍躍欲試後,呂布趁勢而退,不再表情堅定地聲稱要捍衛董卓的腦袋。

沒有人知道他的真實想法。

董卓也不知道。

董卓現在唯一知道的是,他的命要交給眼前這個叫華雄的人去決定了。他給了華雄五萬人馬,還給了他一個聽上去很好很強大的頭銜。

驍騎校尉。

董卓希望,這個頭銜會讓華雄真的變得強大,強大到足以捍衛他的腦袋。

大戰開始了。

華雄吸了口冷氣。

因為孫堅太強大了。孫堅的強大不僅僅在於他自己,還在於他手下那些牛哄哄的將領們。

有四個人的名字如雷貫耳。

程普。黃蓋。韓當。祖茂。

他們齊刷刷地沖到孫太守前面,令人望而生畏。

大戰結束了。

另一個人吸了口冷氣。

孫堅。

因為華雄太強大了。

有一個人倒下了,並且永遠站不起來。

祖茂。

另一個人雖然還活著,卻是活得相當狼狽。因為他頭上的紅帽子成了敵方的戰利品。

孫堅。

這一切都是華雄幹的。華雄一戰成名,成為“亂”時代憑個人力量搏出位的草根代表。

這樣的時刻對袁紹來說當然是傷感的時刻。

因為作為聯合軍團的總司令,袁紹不得不面對這樣一個現實:華雄及其手下用一根竹竿挑著孫堅的紅帽子來陣前叫罵,聯合軍團袞袞諸公卻無可奈何。

當然勇敢者還是有的。比如俞涉。他是袁術的手下驍將,曾經殺死過很多人。但這一次,他卻被華雄殺死了。因為他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了。

另一個叫潘鳳的將軍也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結果他的命運和俞涉一樣,被華雄殺死了。

這似乎是挺身而出者的代價。

但是袁紹真正傷感的不是他們的被殺死,而是他們被殺死的速度。

從出戰到死翹翹,不到三個回合。

如果以上廁所的時間來計算的話,也就是一泡尿工夫。

這是奇恥大辱啊。人世間的事到底是邪不壓正還是正不壓邪?袁紹糊塗了。

很多人也糊塗了。他們在糊塗中默不做聲。

袁紹開始想念兩個人——他的手下將軍顏良和文醜。袁紹認為只有此二人才是華雄的天敵。

只可惜他們不在身邊。袁紹對此痛心疾首。

關羽就是在這樣的關鍵時刻站出來的,他認為自己也是華雄的天敵。

關羽的挺身而出意外地遭到了袁紹弟弟袁術的鄙視。袁術之所以鄙視關羽只因為後者的馬弓手身份,難道真的帳中無將軍,需要一個馬弓手來充數嗎?

他大聲說“不”。

曹操則大聲說“是”。

在曹操看來,這樣的時代是搏出位的時代,不以出身論英雄。英雄是什麽,英雄就是手舞大刀,殺將上去,砍下敵人的腦袋!所以英雄說到底不是生出來的,而是殺出來的。

其實,曹操鼓勵關羽就是在鼓勵自己。作為宦官之後,曹操太需要一個自我奮鬥型的英雄橫空出世了。他親自為關羽斟上一杯熱酒,以壯其行。

關羽沒有喝那杯酒。

因為他要還袁紹一個速度,讓他明白什麽叫做迅雷不及掩耳盜鈴之勢。

一個回合之後,華雄的頭顱和他的身體被成功實施了人工分離。實施者是關羽。當他大踏步走進帳來將華雄滴血的頭顱隨手往地上一扔時,酒還是溫的。關羽一口喝完了那杯溫酒,然後緩緩走回劉備背後重新站立,就像什麽事都沒發生過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