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埋伏也要講實力(第4/4頁)

在劉表心裏,荊州是要留給他兒子的。就像這個世界上的很多人,雖然到最後錢還在,人沒了,可這錢歸根到底是要傳給後人的,這樣便沒什麽痛苦。

劉表也沒什麽痛苦,有的只是疑惑。

劉備幫他解開了疑惑。在劉表生命中最後的日子裏,劉備斬釘截鐵地告訴劉表,你的地盤我不要。你的地盤你做主,或者你兒子做主也行。

劉表這才放下心來,然後正兒八經地和劉備探討在後劉表時代,請劉備托孤的可能性、現實性與緊迫性等等問題。劉備心如止水地答應了。

一切似乎沒有意外,一切都在按照劉表的意願在進行。只是劉表沒有想到,世界上最大的意外產生於沒有意外之時。

起因是他選定長子劉琦為荊州之主,同時令劉備輔佐自己的這個大兒子直到他安全地坐穩王位。劉表將這樣的政治決策寫進了遺囑裏,很有遺囑一立萬事安的意思。

蔡夫人卻坐立不安。

不錯,劉表是遺囑一立萬事安了,可她呢?她的命運將會變得很慘。畢竟劉琦和劉備都不是自己人。不僅不是自己人,還是她的敵人。她對此二人都采取過敵視甚至驅逐的對策,一旦他們上位,政治清洗將是可以想象和不可避免的。

蔡夫人決定,不能讓歷史的悲劇在她身上發生。她為此采取的行動是,令蔡瑁、張允二人把住外門,隔斷外界與劉表的聯系,人為制造信息的不對稱。

蔡夫人堅信,世界上的秘密千千萬,所有的秘密其實都是信息不對稱造成的。蔡夫人還堅信,一個有秘密的人才有明天,因為秘密是這樣一種稀缺資源——我有你就沒有。

你什麽都沒有。包括明天。蔡夫人要讓劉琦和劉備沒有明天。

劉琦來見老爸來了。當他在江夏聽說父親病危時,一個本能的反應是連夜趕回荊州探病。

可他注定見不到父親劉表。不是劉表已死,是他進不了外門。蔡瑁把守的外門。蔡瑁冷若冰霜地伸出一只手,向劉琦要進門的理由。

的確,這世上,理由是至關重要的通行證,沒有理由,寸步難行。這個道理劉琦當然懂。可劉琦不懂的是,一個人見自己病危的父親,難道還要什麽理由嗎?

蔡瑁以為,要。蔡瑁語重心長地告訴劉琦,說公子你奉父命鎮守江夏,這個責任太重了;現如今擅離職守,倘若東吳兵至,那大家不是要死翹翹嗎?再說這個時候如果入見主公,主公一定會嗔怒,病情反而加重,誠非孝道。所以,請回吧。

劉琦啞口無言。因為他突然覺得蔡瑁的話句句在理,雖然在他說的每句話背後,都包含著難以言說的私心、禍心——唉,世界上的事情往往是這樣,冠冕堂皇的背後,總有肮臟的東西被包裹著,令人莫辨黑白。劉琦覺得自己無可奈何,無法辯解,只得選擇立於門外,大哭一場,然後上馬心有不甘地回到江夏。

這一年的八月,戊申日,久經考驗卻考驗不出什麽名堂的、首鼠兩端、不算太好也不算太壞的荊州地區最高統治者劉表同志因病勢垂危,在大叫數聲之後與世長辭,死前望著江夏方向,久久不肯合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