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要失敗多少次

孟獲閉上眼睛,表情相當的痛苦。

人生最大的悲劇是什麽?那就是你技不如人時,偏偏一而再、再而三地敗在他手裏。

以為可以窺破天機,以為可以運籌帷幄,卻誰知一切都在對方的操控之中。

不,不僅僅叫操控,應該叫玩弄了。孟獲被諸葛亮玩弄於股掌之間,老本盡失。

他絕望了,決定同歸於盡。

當時的他與諸葛亮大概有五十米的距離,而他身後只有不到十個蠻兵,他最後的跟隨者。孟獲回過頭來對這些人說,我又遭到這個人算計了!想我堂堂孟獲,受辱三次,難道還要有第四次不成?弟兄們!沖上前去,將諸葛亮連人帶車砍為粉碎呀!

諸葛亮孤身一人,卻笑吟吟地看著孟獲的最後一擊。

他不閃。

不懼。

不驚。

也不攻。

只是眼神裏多了一層內容——悲憫。

孟獲不知道諸葛亮為什麽突然間有了悲憫情懷。他也不知道諸葛亮是為誰悲憫。但很快,他就知道了。

為他,孟獲。因為他掉盡了陷阱裏——諸葛亮以一番激語激得孟獲走這五十米的路程,並最終將他送進了陷阱裏。

這是一個職業計謀家的成功之舉。不費吹灰之力就讓對手自己走進陷阱裏。所謂行雲流水、遊刃有余,諸葛亮真是將計謀玩到家了。

孟獲則在陷阱裏痛不欲生,為他和諸葛亮之間的距離。這距離當然不是指地理距離,而是兩人智慧間的差距。

孟獲每行一步,自以為得計,卻每每在諸葛亮的掌控之中,這樣的人生真是悲涼得可以。

所以一個問題出來了——還有沒有再較量下去的必要。

每一步都是錯,每一段旅程都是絕望之旅,他跟諸葛亮,原本就不是對手,卻要做對手狀。他累,諸葛亮也累。

那麽,這樣的遊戲是不是可以結束了?孟獲卻回答不上來。畢竟這是兩個人的互動遊戲,他一個人說了不算。再說了,遊戲規則是諸葛亮定的,諸葛亮會拒絕再玩還是要戲弄到底,只有諸葛亮自己才能給出答案。

孟獲只好等待,惴惴不安地等待。

諸葛亮不可能拒絕再玩。因為他要征服的是人心,而不是要一個結果。

勝敗的結果。

勝敗是沒有懸念的,一次戰爭是這樣,一萬次戰爭也是這樣,這場發生在他和孟獲兩個人之間的戰爭勝敗早已注定。諸葛亮要的是人心的轉變。

哪怕是漸變的過程。

這個很難,不可以期待在哪一次,孟獲會完全放棄自己,無條件地臣服於他。

起碼這次不是。

所以諸葛亮繼續演戲。

他先是以酒肉相待那些歸降的蠻兵,一番好言撫慰後,就恢復了他們的自由。這樣的工作諸葛亮不是第一次做——這也是收人心工程的組成部分,諸葛亮沉醉其間,樂此不疲,目的當然是為了感化孟獲。

其次,諸葛亮對孟優板起了臉孔。他怒氣沖沖地說,你哥孟獲也太冥頑不化了。被我捉住了四回,還是不認輸。有這樣帶兵打仗的嗎?沒有!現在他丟的不僅僅是自己的臉,還丟了你們全族、全寨人的臉。你這當弟弟的要好好勸他,別再執迷不悟了。

孟優聽了這話,自然是羞慚滿面,覺得自己的哥哥也真是太不要臉了。他伏地請求諸葛亮免他哥哥一死。諸葛亮冷笑一聲,置之不理。

外圍工作掃清之後,諸葛亮直面孟獲,看看這個人還有什麽話要說。

孟獲當然有話說。他說了這樣一句話:“吾今誤中詭計,死不瞑目!”意思是我誤中了你諸葛亮的詭計,不是我真被你打敗了,所以我死不瞑目!

呵呵,這話說的,實在是強詞奪理了一些。人世間戰爭,就是計謀與計謀的較量。所謂誤中詭計雲雲,只能怪自己智商不高,怎麽能埋怨敵人太狡猾呢?

所以諸葛亮聽了,也是氣不打一處來。他令身邊武士將這個死不改悔的反革命分子推出去斬了。

諸葛亮下令的時候表情真切,很有惱羞成怒的意思,看不出是在開玩笑。

孟獲見了,心裏一沉,覺得兩人之間的遊戲怕是到此為止了。

拒絕再玩。

諸葛亮拒絕再玩啊。

但他卻戀戀不舍。不是貪生怕死,而是要看一看謎底——到底要經過多少次之後,自己才輸得無怨無悔。

在這個世界上,輸得無怨無悔其實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自己盡情發揮,需要各種主客觀因素都達到最佳狀態。如此機緣巧合後如果還是完敗,孟獲才肯承認自己徹底玩完。

所以這樣的遊戲的確是兩個人之間的遊戲。它需要耐心,需要合作,需要尋找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