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讓每一個人都誤解你

當然,以上都是伏筆,真正的較量從下面開始。

要打姜維了。

諸葛亮要打姜維了。他要把這個才子兼勇士逼入死路,逃無可逃,最終只能歸降。如此,上面所設的一系列計謀才有價值。

或者說才能達到價值最大化。

姜維卻是不好打。

冀城固若金湯。

怎麽打,還是固若金湯。

久攻不下的魏延差點哭了——他打的哪是城啊,他打的是寂寞。

諸葛亮沒哭。他笑了。

諸葛亮以為,冀城固若金湯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心固若金湯。但人心會固若金湯嗎?

不會。

人心如水,水有三態。固態,液態和氣態。所以水無定形。

人心也無定形,隨著外界環境的改變而改變。

現在,外界環境馬上要改變了——圍城日久,城中糧少,人心惶惶已是顯而易見的事實。

所以這樣的時刻是勝利即將到來的時刻。蜀軍要想取勝,缺的只是個機會罷了。

諸葛亮制造了機會。

不錯,世事的規則是有機會要上,沒有機會,創造機會也要上。總之,上了才是硬道理。

於是一群蜀軍開始搬糧搬米真忙。

他們是在大白天搬的。

是當著冀城官兵們的面搬的。當時,冀城官兵們已經餓得兩眼發綠了,一看蜀軍夥食條件如此之好,殺人的心都有了。

姜維不為所動。

雖然也餓得兩眼發綠了,但他還是把握了一條原則:陷阱裏的誘餌不可以吃。

沒有明顯的證據證明前方有陷阱,可同樣沒有明顯的證據證明前方沒有陷阱。

一切都在兩可之間。

兩可、兩不可。

姜維決定小心為上,誓死不吃可疑之食。

只是姜維的這個決定沒有能夠維持多久。因為冀城官兵們不僅餓得兩眼發綠,連臉都綠了。

城裏已經斷糧了,再熬下去,一個個都是餓死鬼。

這樣的情況下,冒險就成了一件有價值的事情。

不冒險,必死;冒險,有可能死,也有可能活。

便冒險。姜維把三千兵都拉出城來,光天化日之下開始搶糧。

在這個世界上,凡是動手搶東西都是要付出代價的。

哪怕未遂。

事實上,姜維和他的兵們差不多勝利在望了。已經奪得糧車,準備回城了,卻被一彪軍攔住了去路。

領頭的正是蜀將張翼。

緊接著王平也引一軍拍馬加入,兩下夾攻姜維。

姜維餓著肚子,當然打不過,便想逃回城去。

但是,城已經不是他的城,而是魏延的城了。

魏延按照諸葛亮的安排,聲東擊西、調虎離山得了冀城,此時已經在城上喝茶了。

勝負轉眼易手,人生幾度秋涼,人走茶未涼,只是喝茶的已然不是你了。

姜維惆悵地離開冀城,跑到天水城下叫門。

他以為,自己還是有收容地的。姜維的這個心態就像我們中間的很多人,相信天無絕人之路,相信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

卻是沒有。

處處拒絕了他。

馬遵認為這是姜維來騙他開城門,就令城上亂箭射下,將姜維活活射跑了。

姜維又逃到上邽城去,上邽城的守將梁虔分外愛國,見了姜維就大罵他是“反國之賊,吾已知汝降蜀矣”,也是亂箭射下,將他活活射跑了。

姜維這才知道,天有絕人之路,有時候人生是無法突圍的,哪怕你用盡心計。

一切都已被諸葛亮算計好了——讓每一個人都誤解你,特別是讓每一個可以提供幫助的親人、熟人都誤解你,人生的路啊,也就沒法走了。

諸葛亮站在了姜維面前。

在他走投無路的時刻。

諸葛亮的眼神很溫馨,很有“歸來吧,歸來吧,浪跡天涯的遊子”的意思。或者說它幹脆就是一深潭,希望姜維跌進去。

姜維別無選擇,只能跌進去。他仰天長嘆,兩眼淚流,撥馬望長安,然後下馬投降。

諸葛亮當然是大喜。

這是一個英雄讓另一個英雄折服。諸葛亮機關算盡,終於贏得姜維歸。

正是在這個意義上,諸葛亮對姜維是另眼相看。

他不是俘虜,甚至不是敗者。是英雄。

一時失手的英雄。

被另一個英雄調戲了一下的英雄。無傷大雅。

這是英雄和英雄之間的過招。大家點到為止,成敗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一起,化幹戈為玉帛。

為了表示惺惺相惜之意,諸葛亮甚至緊握姜維的手,很動情地說了這樣一句話:“吾自出茅廬以來,遍求賢者,欲傳授平生之學,恨未得其人。今遇伯約,吾願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