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長安迷霧 第三章甘泉宮陛見(第5/5頁)

邴吉怕他下令撞門,急忙道,郭君請三思而行。當年皇上過聽奸人江充、蘇文之言,令劉屈氂、商丘成率兵擊破衛太子,迫使衛太子逃亡自殺。皇上起初余怒未息,後來看到田丞相的奏書,後悔不已,焚燒蘇文於橫橋之上,又特地在湖縣太子自縊之處築思子之宮,希望太子魂魄復聚。當年加兵太子的,今天的下場我想郭君也應當知曉,難道郭君還不能吸取前車之鑒嗎?

郭穰一聽,汗珠涔涔而下。的確,當年皇帝必欲捕得太子而後快,詔令天下,有能捕得太子者皆封侯。後來山陽男子張富昌首先踢開太子自縊的木屋,功勞第一,封為蹋提侯,食八百五十八戶,但這個飛來的福氣他沒有享受多久,就在後元元年四月的一天莫名其妙被人殺死在府中。當時長安令奏上嚴查,皇帝竟將奏書留中不發,那明顯是不吝惜張富昌的死了。新安令史李壽跟隨張富昌入屋,功勞第二,封為邗侯,食邑一百五十戶,繼而超遷,官拜長樂衛尉。受封才一年,就因擅出長安界送李廣利出征,被劾奏為大逆不道誅死。其他高官也沒有一個得到了好下場,丞相劉屈氂在征和三年因謀反下獄腰斬,禦史大夫商丘成在後元元年有罪自殺,侍中仆射莽何羅與弟弟重合侯馬通因謀反族滅。這幾個人都是當年追殺太子的急先鋒。連當年在湖縣奉詔書急擊太子部屬、射傷太子的一個小吏,因功官拜北地太守,最後也被胡亂加了個罪名族誅。如果自己這次嚴格尊奉詔書,殺死了皇曾孫,將來皇帝聽了其他大臣的一番勸告,也難保不會後悔。到時候自己恐怕也免不了族誅,那全家人就死得太冤了。皇上現在重病,腦子昏聵是必然的。本來這個詔

令就下得不明不白,如果不是群臣一向懼怕他的積威,詔書一下到丞相府,

立刻會被封還駁回。不如自己先回去奏上,就算皇帝因此發怒,指責我奉使

不稱職,最多不過免職,比冒著掉腦袋的危險好多了。

想到這裏,郭穰語氣緩和了,邴君,還是快開門罷,如果等到明天中午,

我仍不能回去復命,皇上必將重派使者持節,大發車騎包圍郡邸,那時君和士卒也將玉石俱焚,為了一些囚徒而枉送了自己的性命,又何苦呢?他雖然

這樣說,但話語中已經沒有了一絲嚴厲,顯然是內心搖擺不定。

邴吉道,不行,天子子萬民,囚徒也是天子的子孫。不可妄殺,妄殺有違

天道。何況有皇上的親曾孫在。

嬰齊心裏一動,他拉了拉邴吉的袖子,低聲道,邴君,內謁者令果然被君

說動了。他剛才說明天中午皇上會再派使者,不就暗示著我們至少還有一個

晚上的時間可以應付嗎?能否挽救皇曾孫的性命,就在這郭君身上。

邴吉也松了一口氣,道,嬰君此話怎講?

嬰齊道,皇上派遣使者全部誅殺長安監獄囚徒,這種反常情況可曾

有過?

邴吉搖了搖頭,皇上英明神武,雖然一向治下嚴厲,但行事大都依循律

令。這樣不問罪行輕重就誅殺所有關押的囚徒,可以說是絕無僅有。

這就是了。嬰齊道,那麽剛才聽郭君的語氣,他奉詔令來時,皇上是否昏聵到胡亂行事的地步呢?

似乎沒有。看郭君的語氣,似乎皇上頒此詔令時非常清醒,而且如此

急迫地分遣使者,絕對是有原因的,只是不知道這原因是什麽。邴吉嘆了

口氣。

嬰齊道,臣生長鄙縣,不學無術。但有時曾聽家叔講秦時的故事,說有一年始皇帝據望氣者觀看,說會稽郡長水縣有天子氣,始皇帝大怒,發卒盡殺其民人。並征發囚徒將長水縣邑掘斷毀滅,用糞土汙之,而且將長水縣改名為囚拳縣,認為有這麽一個難聽的名字,什麽天子氣也將沒有了。我又聽說自太始年間以來,皇上身邊就不離公車博士、蔔者、陰陽家、太一家、建除家、望氣者,凡有疑惑都要找來詢問。以前搜捕長安巫蠱者,不是就讓望氣者四處觀看嗎?

邴吉臉上又驚又喜,難道——君的意思是,皇上身邊的望氣者望見長安獄中有天子氣,又不能確定具體位置,所以分遣使者一切誅殺?難道——這事就應在皇曾孫身上?

嬰齊道,臣只是猜測。不過可放入內謁者令一起商議。

好,邴吉轉首朝著門外大聲道,郭君,你一個人進來,我們商談一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