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新世界 第九十二章 升旗(第2/4頁)

一聲聲的響亮口令聲中,官兵們組成了一個個連方陣,面向何燧。各連執星官敬禮的口令聲響成了一片。所有官兵面向何燧,行軍禮。而台上的何燧他們,也同樣肅然還禮。幾個法國營區服務的後勤官兵送上來了落地式的麥克風,看來也是昨夜早就準備好的了。何燧臉色平靜的走到了麥克風前面。下達了他到達法國對他麾下部隊的第一個口令:“稍息!”

操場上整齊的一聲軍靴響亮,官兵們都看著台上。看著他們的指揮官。軍隊是一個講究群膽的團體。在這個操場上面,當黑壓壓的數萬官兵整齊站立,僅僅他們的呼吸聲就可以連成一片雷聲的時候。每個人身臨此境,都不由得熱血沸騰。更別提他們所承擔的責任了。

“國防軍的官兵們!經過幾萬裏的跋涉,我們終於抵達了歐洲,抵達了正在戰火當中的法國。為了將我們輸送到這裏,海軍弟兄們已經付出了他們的犧牲。我們這幾萬先遣部隊,匯聚著全國的目光,寄托著從總統以下所有國民的目光。我們來到這裏,並不是因為我們好戰,而是我們希望得到真正的和平!你們要記住,我們是為什麽而遠路來此,我們又是為什麽而戰!為了我們國家地位的上升,為了我們民族的崛起!同樣的,也是來為了幫助我們的歐洲朋友,打斷普魯士軍國主義的脊梁!你們都應該明白大家將要面臨的犧牲,這種犧牲,是我們國防軍過去在付出,現在在付出,未來也同樣要繼續付出的東西!也是我們唯一能夠回報給生我育我的國家和民族的東西!我們雖然在法國戰鬥,但是我們都知道。我們為的還是自己的祖國,在我們的身後,就是我們的祖國!”

他轉身看著那些旗手,大聲道:“升旗!讓中華民國的旗幟,在歐洲同樣能夠驕傲的飄揚。讓我們國防軍的表現,絕不會玷汙這面國旗!”翻譯們低聲的同時翻譯著何燧的發言。協約國觀禮的將軍們都在點頭沉吟。這位中國司令官都是說的實話,中國遠征軍的出征,就是準備以犧牲和鮮血換取中國國際地位的提升,換取發展的空間,換取未來在國際事務上面至少擁有發言的權力,換取列強的平等對待。這是一個積弱已久的民族最好的選擇!如果他們在戰場上面有所表現的話。但是……當一個國家的國防軍還有他們最優秀的青年,願意為了國家和民族毫不猶豫的付出這樣的犧牲的話,這個國家崛起的日子,到底還有多遠?

軍樂奏響,一面五色國旗緩緩升上了法國的天空,它迎著大西洋的海風,緩緩舒展。何燧的一聲口令,在場的所有人,包括那些協約國的將軍們,同時向著這面旗幟敬禮。未來,就這樣向著遠征軍展開。而他們也知道,等待著他們的是怎樣的一場戰事。

柏林,德國陸軍總參謀部。歷史上面從來沒有一個軍隊機構象德國總參謀部那樣擁有這樣高的地位,也從來沒有一個軍隊機構能夠擁有如此廣泛的權力。在第二帝國來說,總參謀部幾乎就是這個帝國的中樞,他們深刻的影響了第二帝國以來國家政策的走向。國家不過是附在他們所指揮的強大的普魯士陸軍外面的一層外皮而已。他們贏得了許多勝利,也造就了他們神話一般的聲名。老毛奇、施利茨等等前輩留給他們的後輩是一個個太過完美的傳說。而後繼的這些德國陸軍總參謀部的精英們,也自信的認為他們將戰無不勝。

但是神話總有破滅的一天,幻想再來一次色當的德國軍隊,在馬恩河被擋住了腳步。他們準備了幾十年的施利茨計劃,幾乎完全的破產。在東線他們雖然贏得了一次又一次的勝利。但是俄國這個龐大的巨人,仍然在堅持抵抗。而且還不斷的向奧匈帝國的部隊發起攻擊。其他戰線現在的局勢也不樂觀。意大利已經加入了協約國作戰,在巴爾幹又再次開辟了一條戰線,客觀的減輕了東線俄國所面臨的壓力。雖然意大利陳舊的陸軍並不是什麽強勁的對手。初期對意大利的參戰因為這個國家在奧匈陸軍面前一系列的失敗已經減輕。但是還是牽制了兩個中歐強國二十多個師的軍隊。這些軍隊無論放在西線還是東線,都是相當有力的補充。土耳其方向的達達尼爾海峽的強襲作戰仍然在進行。雖然在那位能幹的德國將軍,呂曼·馮·贊德爾斯的指揮下,土耳其軍隊仍然在進行著頑強的抵抗。但是萬一達達尼爾陷落的可怕前景,仍然讓所有總參謀部的精英軍官感到害怕。這就意味著俄國軍事地位的加強!德國兩線作戰的噩夢將越來越深!

但是對於現在德國陸軍總參謀部的主人,法金漢步兵上將來說。最讓他煩心的問題。是一個兩難的選擇,東線還是西線?對於總參謀長來說,他內心裏面是傾向於西線。因為拿破侖曾經在俄國的失敗深深的提醒了這位德國將軍。俄國因為他廣袤的國土,在地理上面是不可被征服的!二百萬、三百萬的德國軍隊撒進去,也不過是這片土地上掙紮的一些螞蟻罷了。雖然俄國軍隊落後,陳舊,而且裝備不完善。但是他們總是有著無窮無盡的後備力量,可以抵消一切德國軍隊所擁有的軍事技術戰術上面的優勢!但是對面的西線就不同了,法國的縱深和俄國比起來簡直就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而且法國只有四百七十萬適齡作戰的男子,而德國有九百萬!只要能夠在西線選擇一個特定的戰場讓法國人將他們的鮮血流幹的話。擊垮法國可以說是順理成章的事情,當沒有了西方的協約國家支持,俄國還能堅持多久?但是讓他煩惱的事情是,他現在沒有他的前任那麽巨大的影響力。那個現在在國民當中非常得寵的東線集團軍群的搭档,興登堡還有魯登道夫,包括貝特曼-霍爾韋格政府,還有奧匈的那位老貴族康拉德。包括那些擔心他們在東普魯士產業的老容克貴族,都是關心東線遠遠勝過西線!因此他不得不在年初違心的同意了他們聯合的壓力。先謀求在東線解決問題,再掉過頭來解決西線。結果就是現在這個樣子。法國在恢復元氣,一再的在西線謀求突破。西線七個集團軍一百九十萬的大軍,因為長久的采取守勢,士氣也受到了挫傷。而在東線呢?俄國人一再被擊敗,但是又一再的重整起來。好像就是有九條命的貓一樣。士兵在廣袤的東線試圖捕捉包圍俄國人的主力,但是那些韃坦人總能找到空隙溜掉!士兵們疲憊不堪,物資的消耗是天文數字,而他們的盟友奧匈帝國卻老是打敗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