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新世界 第九十二章 升旗(第3/4頁)

苦惱的總參謀長現在幾乎撒手不管東線的事情,交給興登堡和魯登道夫這兩位搭档自己折騰去。他目光又轉向了西線,專心研究他的那個在西線某點將法國人血流幹的計劃。但是總參謀長最先恐怖的發現。法國人一場規模空前的攻勢,已經迫在眉睫了。他們的進攻目標,就是阿圖瓦、香巴尼地區那個面向朗斯方向凸出的戰線。巴黎就在德國人這個巨大的突出部南方不遠的地方,馬恩河就近在他們的眼前。隨時德國軍隊都可以從這個突出部發起一次有力的攻擊,割裂法國人的戰線,一直沖向馬恩河。所以這裏就成了協約國軍隊的眼中釘。春季他們在這裏發起過攻勢,但是被德國守軍擊敗。現在前線傳來的情報就是,法國人和英國在進行著一系列復雜的調動,裝備和物資也大量的向這個方向集結。預計在秋季即將發起的攻勢當中,二十二個半的德國師至少要面對五十個師以上的協約國部隊!總參謀部立刻動員起來了,也在西線開始集結預備部隊,準備彈藥物資,加固工事。在1915年,在這個地方,也同樣可以讓法國人和英國人把血流幹。而1916年就將是決定性的一年!他,法金漢,將是繼老毛奇之後,又一位法國的征服者!

“我不能同意設立大本營……這個戰時機構,是對內閣和議會權力的極大幹涉。而且國家並沒有處於這個局面……我們沒有進入全面作戰的局面!現有的總統府直接管理的陸海軍機構,完全可以應付現在的局面嘛。至於工業動員的問題,工業部作為內閣的一個部門,毫無疑問將接受內閣的指導管理。並入大本營,完全沒有這個必要嘛!”宋教仁的臉色冷冰冰的,幾乎是一口拒絕了雨辰計劃設立戰時大本營的提議。在他看來,這不過是雨辰進一步想將權力集中在自己手中,削弱內閣和議會權力的做法罷了。他雖然對雨辰一向秉承合作的態度,但是並不是代表他沒有自己的原則和底限。

雨辰皺著眉頭有點為難的微笑,這次是他主動約見宋教仁的。國內現在的事務千頭萬緒,而主要又集中在軍事問題上面。原來自己那個簡單的陸海軍幕僚機構已經遠遠不夠用了。為了準備兩場戰爭,還有龐大的軍隊擴充計劃。需要一個有權威,有影響力的機構。而設立戰時大本營,是他能夠想到的最好選擇。現在中央政府的各種體系還只能用不完善或者幼稚來形容。這樣復雜的深度動員計劃,在他看來,只有將權力集中在他手上才能更好的完成。但是宋教仁的反彈,也的確是預料中事。看著宋教仁堅決的臉色,雨辰知道他決心已定,到底要怎麽說服他才好呢?一時間就算以雨辰的深沉多智,都有些想不出辦法來。

雨辰無意識的敲打著自己椅子的扶手,緩緩道:“鈍初先生……現在國內雖然安靜,但是我們面臨的局勢,還是很緊張的。除了歐洲規模巨大的戰爭,我們同時還有一場未來的國土防衛戰要應付。軍隊現在擴充得很厲害,軍事工業也因為歐戰的刺激在飛速的發展。這個軍隊擴充和軍事工業的發展本來就是相輔相成的事情。為了避免混亂,必須要有一個機構統一協調這些事情……這個並不是我想攬權。而是客觀現實需要……只要過了現在這個坎,大本營這個機構自然是要撤銷的。我無意幹涉憲法的神聖,也同樣無意削弱內閣和議會的權力和地位……”

宋教仁開口就硬梆梆的頂了回來:“既然現在覺得應付得非常吃力,那為什麽當初還要堅持派兵前往歐洲呢?至於你說的日本戰爭的威脅,現在大家都是協約國家了。還有什麽理由爆發戰爭?我們的實力擺在這裏,已經不是幾年前那個貧弱的模樣了。日本就算有心也是無力來對我們發起戰爭!大本營的事宜,不論作為內閣總理,還是國民黨的黨魁,我都斷難表示贊同。軍事外交上面的事宜,都是您個人負責,但是影響到內閣和議會的權限,我個人都將反對到底。而且成立了大本營,就等於宣布國家現在處於戰時。推行什麽戰時的緊急法案,都成了順理成章的事情。國家動員一次,就傷一次元氣啊!總統,我們都知道您雄才大略。但是國家有這個局面不容易,能不能少打一點仗?”

理念的不同,果然就是最大的分歧呢。自己的計劃果然是這麽難以得到宋教仁的理解。在國家初步穩定下來的時候,自己強行推動參與歐戰,已經是在府院還有議會之間,造成了深刻的裂痕,雖然自己將跳出來的和平進步黨打了下去,鎮住了他們。但是現在又計劃成立大本營,準備另外一場戰爭,也難怪宋教仁他們以為自己喪心病狂了。但是他們不知道,國家積弱了那麽久,不經歷血和火的洗禮,不自己打出一個局面。列強們會看著你這樣發展起來麽?強國的道路,不是那麽簡單的事情。強行推進參與歐戰的計劃,已經有可能和西方列強達成諒解,但是遠東的那個強大的敵人呢?他們已經在把自己武裝到牙齒,在躍躍欲試,虎視眈眈。不徹底打掉他們的野心,又怎樣才能真正的走在強國的道路上面?民族復興的祭壇,除了自己的犧牲,也需要一個血祭。這個時候的中國和日本,本來就是你死我活的關系。這次是真正的國運之爭了。自己孤心苦詣終於營造出現在這麽個局面,已經不可能後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