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南洋北洋 第八章 名義(第3/3頁)

數數這些世家吧,當時暹羅陳、伍、李、鄭四家,後世在泰國擁有四家銀行集團聯合(盤古銀行、泰華農民銀行、大城銀行、京華銀行),市值超過五百億美元。蘭印的李家,在後世分出了在印尼的李家本家力寶集團,女婿林家的沙林集團,李家分支的泛印集團,中央亞細亞銀行集團,李家在馬來西亞的分支南益集團,原來李家仆人黃家組成的大華銀行集團,新加坡李家的華僑銀行集團……僅僅這些李家及其分支,就組成了一個控制資產達到900多億美元的巨大企業集團!

同盟會從來沒有做好過他們的工作,而這些竹網龍堂華僑世家,也瞧不起當時的同盟會。如果能結合這些海外的資產,大量現成的受過現代教育的人才,這些在南洋巨大的影響力。那麽練出一支裝備精良,民族意識強烈的強軍,指日可待!

想起後世殖民地當局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強行關閉華文學校的風潮當中,這些華僑青年穿著白襯衣,唱著義勇軍進行曲,舉著汽油瓶和武裝到了牙齒的殖民地軍隊對抗的傳奇。徐一凡就覺得可惜……

後世的一些愚蠢舉動,將竹網龍堂,還有南洋華僑社會越推越遠,直到遠遠分隔,只剩下文化上面的一點紐帶。這些華僑社團、世家、龐大的南洋華僑人口,都融入了當地社會,成為了南洋真正的精英階層。對祖國的向心力卻越來越遠……

這麽龐大的祖先留下來的資產,我們卻從來未曾好好經營過。

那麽就從我們還沒來得及做太多的愚蠢舉動的時候,改變這一切吧……

※※※

在一八九三年的這個冬日上午,在北洋大臣衙門當中。

徐一凡微笑著看著李鴻章,恭謹的點頭道:“中堂大人,正是。職道查過國朝成例,開海防捐,開鄭工捐的時候。南洋大臣都曾經派員宣撫籌餉南洋。職道所求,也正是這個名義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