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在朝鮮 第六章 三千裏山河(第2/4頁)

徐一凡不朝他們那裏湊,每日宿下來他的小小隊伍都是靜默無聲,到了晚上關門給新加入的這些隨員衛隊上課,有時講講天下大事,有時講講朝鮮風物。這些本來就沖著徐一凡在南洋英雄事跡而來的年輕人們也聽得津津有味。

他如此做派,那些旗人宗室們,誰還鳥他這個漢人幫辦大臣了?眼皮夾都不夾他一下兒,整個是他如無物。倒是和刻意結納他們的上官榮祿打得火熱,一副上下和揖的氣氛。

甚至連榮祿都沒注意到,每天晚上,到了人們入睡之後,一騎騎快馬,悄悄的來到徐一凡駐紮的行轅,又悄悄的離去。徐一凡的布置準備,在他們還醉生夢死的時候兒,就已經紮紮實實的展開了。

路上再怎麽盡著耽擱,也有到了天津衛裏的一天。欽差車馬煌煌,一進衛裏,就有練軍軍官迎接著。一應體制,都是例行,跪接跪送,報手本唱名。一路過來,象唱戲一樣好看。榮祿要擺他練兵大臣的威風,騎在同樣賞得有紫韁的高頭大馬上,在他從西安帶來的戈什哈衛士的簇擁下,風一般的卷過天津城內大道。一路過處,路人紛紛走避。不怕他,還怕後面馬上那些跟著的黃帶子紅帶子呢!京畿之地,誰不知道這些人物比蝗蟲還要強大?

這些滿人子弟,有的勉強能騎馬,有的只能坐走騾。周圍都是好幾個隨從伺候著,有的臂著鷹,有的拿著唾筒,還有身上專門幫主子揣著鼻煙壺水煙袋的。榮祿在前面走得快,他們在後面跟得稀稀拉拉,叫苦連天。只有徐一凡帶著的隨員車馬,還有個隊伍,緊緊的跟在後面。徐一凡也沒從自己官車當中露面,只是從窗簾縫中瞧著那些旗人子弟。臉上的冷冷嘲諷微笑,掩也掩不住。

氣數盡了,就是氣數盡了。再多的心思,不過也是白費罷了……

轉眼間這支古怪的隊伍就到了北洋大臣府,通傳的聲音才響起。指揮督署衛隊的武官就大聲下令:“升炮,掌號!”

排頭練兵,頓時滴瀝搭拉的吹起洋號,練兵們一概豎槍平胸行軍禮。炮手火繩一亮,蓬蓬蓬蓬就是七聲擡炮響起。滿院子等候的督署僚佐們嘩啦啦的打著馬蹄袖子:“臣等恭請聖安,參見欽差練兵大臣!”

榮祿從馬上跳下,馬刺踩得咯吱咯吱作響,在戈什哈的簇擁下大步過來。真有個威風勁兒。等也不等同樣是欽差的徐一凡一下。徐一凡這時也停住了馬車,笑吟吟的跳了下來。看著榮祿做派,不過付之一笑。榮祿本人是拿住了架子,可惜後面宗室隨員們沒給他漲臉。洋號一響,擡炮一放,有的騾子馬居然驚了,噼裏啪啦的就往下掉。這些大爺們還不是破口罵出來的都是臟話兒?

榮祿假裝沒看見,大步走到行庭參的官兒們面前,揚著臉大聲回答:“聖躬安!”

這時的李鴻章也在幾個心腹的簇擁下,來到青龍門內,等著和欽差大臣們行平禮。看著眼前鬧劇,和身邊楊士驤對望一眼,兩人都微微搖頭。

官兒們行禮之後,嘩的一聲向兩邊退開站班。徐一凡也跟了上來,在榮祿背後半步站著。兩人微微一停頓,就朝中門走去。正正和李鴻章目光撞上,三人對望,眼神裏的心思,也不知道藏了多少。到了最後,卻是微微一笑,平揖而罷。

站在榮祿身後的徐一凡微微有點感慨,上次來見李鴻章,還要一絲不苟的庭參。這次再來,雖然官銜資歷還是天差地遠,但是差使大家都是欽差大臣,不過平揖。下次再見李鴻章的時候兒,又將是如何怎樣了?

李鴻章只是微笑:“兩位欽差陛辭出京,去鎮朝鮮藩屬。經過天津,只要有什麽要求,李某人自當全力去辦。”

榮祿呵呵大笑,豪氣幹雲的走上前,握住了李鴻章的手:“老中堂,在您面前,咱們還是後生晚輩。朝鮮那地方的事兒,還不是要北洋支撐?我這次才是真正來求人的呢。老中堂再叫什麽欽差的,我都要鉆到地縫裏面了。”

李鴻章笑笑,看了不說話的徐一凡一眼,擺手道:“請,到裏面敘話吧。熟悉朝鮮事務的員弁,不少已經在這兒了,不知道兩位欽差大人,要傳喚哪個過來稟見?”

榮祿目光一動,在垂手站班的官兒隊伍當中掃了一眼,淡淡道:“不知道在朝鮮的全權交涉委員,袁慰亭袁大人在不在?”

場中空氣一靜,就看見袁世凱矮胖的身軀,穩穩的從站班隊伍當中走了出來,朝在場三位就是一個庭參禮:“卑職袁世凱,參見三位大人!”

※※※

大同江兩岸,已經是一片蔥綠,水田當中,穿著白色傳統服裝的朝鮮農人,星星點點。一邊勞作,一邊放歌。歌聲悠長顫抖,一人放歌,四下應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