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在朝鮮 第三十二章 徐一凡的漢城(第4/5頁)

兩人一起擡頭,就看見張珮綸滿臉漲得通紅的站在那裏,手裏抓著一疊紙,指著他們兩人,喘得說不出話來。

李鴻章和楊士驤對望一眼,都微微訝異。張珮綸文采風流,氣度閑雅,當初在京師就是有名的。不然怎麽在落魄之後,李鴻章還會舍得將寶貝女兒嫁給他?別人不管怎麽氣急敗壞,他總是不緊不慢,笑看濤生雲滅的做派。看到他這麽緊張,可是破天荒的事情!

李鴻章當即笑道:“幼樵,什麽事情這麽了不得?我個子最高,天塌下來,還不是我來頂著?”

張珮綸只是搖頭,神色又緊張又佩服,半晌才喘勻了氣息。他可是在自己書房小憩之後,就接到電報房緊急送來的朝鮮方面的電報,翻看之後,還沒穿戴整齊就一路跑了過來!

“中堂!朝鮮出事了!”

李鴻章還沒怎麽樣,楊士驤就是一笑,低頭看了看棋盤局勢,還在自己吃緊的地方敲了敲。頭也不擡的道:“榮祿這個時候才收拾了徐一凡?這家夥手裏不過幾十上百的學兵班底,還能鬧出什麽亂子來?榮祿要是連他都對付不了,真真是對不住上邊兒的簡拔……”

張珮綸也不理他,又吸了一口氣,沉聲道:“朝鮮來電,徐一凡單銜列名請北洋盡快轉奏朝廷……過去幾天,平壤附近,朝鮮東學黨暴亂。當地朝鮮官吏請禁衛軍平亂。徐一凡已經大開殺戒!”

嘩的一聲,楊士驤已經站了起來,將棋盤帶倒,棋子兒落了一地:“這個家夥,當真大膽!還敢單銜奏事?榮祿幹什麽吃的?想挾亂自重?這家夥真是混蛋!榮祿也混!中堂,朝鮮亂不得!咱們好容易穩住的朝鮮局勢,可亂不得!”

李鴻章卻穩穩坐著,不動聲色:“就這個?這事兒和我說不著,榮祿管著呢,去電榮大人,問他的意思,朝鮮他還管不管。”

張珮綸一笑,怎麽看怎麽有點惡作劇的味道:“……中堂,我還沒說完呢……徐一凡在平壤平亂當中,日本夥同朝鮮開化黨余孽,作亂於漢城!一日之間,大院君亡故,李王閔妃被囚,我大清欽差行轅被燒,領事遇難!”

這下李鴻章終於跳了起來,指著張珮綸手裏的電報紙臉色鐵青。

中日在朝鮮甲申之後,以天津條約穩定下來的局勢,一下就被徹底打破!如果真如電報上所說,那就是朝鮮淪陷,而日本進兵朝鮮之後,北洋門戶大開,等於整個海疆有警!日本如果做到了這一步,那就意味著戰爭。他們絕對不可能讓出已經垂涎二十年的朝鮮立足點,而大清也絕不容許最後一個藩國淪陷!

他身邊的楊士驤已經說不出話來了。李鴻章顫抖的手指著,意思就是趕緊將電報呈給他親看。張珮綸這個時候兒卻不急不慢了起來,仿佛剛才氣喘籲籲的不是他。

“中堂?中堂?這事兒和咱們應該說得著了吧?”

楊士驤跳腳:“還有什麽好念的?欽差行轅都給燒了,日本人出兵,徐一凡帶著那幾十學兵和烏合募兵有屁用!傳丁汝昌來,傳葉志超左寶貴他們快來津門!朝廷那裏,馬上也要電奏!榮祿和徐一凡在朝鮮幹的好事!”

李鴻章似乎一下蒼老了起來,蔚然長嘆:“咱們當初就不應該存了看笑話兒的心思,朝鮮是北洋門戶,是必爭之地,不能光丟給徐一凡和榮祿他們鬥去啊!日本人是無孔不入的啊!大院君死,李王閔妃在開化黨和日本人手中,他們出兵朝鮮,將是名正言順……局勢被動如斯!”

張珮綸咳嗽一聲,現下這個局面,說起來也是楊士驤的意見,李鴻章接受。徐一凡竄起太快,已經遭朝廷所嫉,正好替北洋分謗。將朝鮮丟給他們鬧去,不聞不問,暫時少了朝鮮這個包袱北洋背著,看看後面局勢如何變化。張珮綸當時就不同意,認為朝鮮是北洋丟不得的屏障,北洋雖然根深蒂固,但是在被滿人權貴所嫉的層面上和徐一凡是同病相憐。大可聯合而不必丟開。可是李鴻章偏偏要在老佛爺面前韜晦……

現下看著楊士驤這個樣子,名士風度如他,也忍不住要得意一下兒。

他緩緩又道:“……中堂,我還是沒說完……徐一凡單銜電文奏明。他已經不在平壤,而在漢城!榮大人在亂起的時候擅自逃離險地,而他帶著一千輕卒越八百裏而直抵朝都!一千驍銳,四下進擊,直撲景福宮,重奪漢城控制大權。必不讓日本人控制了朝鮮……電來之時,景福宮已經被攻克,日本人逃往公使館,李王閔妃,還在宮中。就連平壤東學黨之亂,也被他已經平了!朝鮮屏藩,還在我大清手中!”

李鴻章和楊士驤都僵在了那兒,特別是楊士驤正一副氣急敗壞的模樣兒,僵在那兒的模樣,說不出來的怪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