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在朝鮮 第二十七章 東亞大勢(第3/4頁)

丁汝昌抖著手將電報紙遞給劉步蟾,低聲道:“你自己看,自己看……中堂要我們穩住朝鮮局勢,不得稍有退讓。陸海水師主力集於此,日人應不敢輕動……中堂說日本國內正是蕭條之際,伊藤內閣兩遭彈劾,正是風雨飄搖之際。此次朝鮮雖然釁起,但一年前漢城宮變如此大亂,中堂仍以一人之力交涉平息之。此次俄國公使喀西尼已經向中堂表態……‘俄韓近鄰,亦斷不容日本,忘形幹預’……糊塗,糊塗啊,咱們主力於此,態勢已經惡劣得無以復加。國內又空虛如此,實力沒了,拿什麽來交涉?”

劉步蟾是個細致的人,不言聲兒的仔細看完了電報,低聲道:“中堂也有他的顧慮,電報裏面也點出來了……太後萬壽在即,撤軍朝鮮,是大傷朝廷和老佛爺體面的事情,這一層中堂慮到了……還有一條,就是咱們北洋這次聲勢復振,中堂已經是小車不倒只能往前推了,上次朝鮮事情,沒把徐一凡收拾下來,這次如果又是先撤主力,只怕朝堂清流攻擊也受不了,北洋這次如果不強撐著,一旦垮下來,只怕再求往日地位也不可得!”

一說到北洋團體自己的利益,丁汝昌就再沒有話說了。默然半晌,輕輕道:“那苦心養育二十年的水師,就這麽斷送了不成?”

劉步蟾也是臉色鐵青,只覺得兩頭為難。北洋團體勢力是大局,可是水師也是海軍種子啊!也是他們這些人地位的依靠,最重要的還是大清海上屏藩!

怎麽辦?怎麽辦?繼續電請中堂撤軍?

丁汝昌站了起來,一圈圈走動,只是喃喃自語:“到底有什麽人,才能挽此危局呢?沒有非常手段,不能當此風濤險惡!中堂已經要撐下去了,咱們處於危地,也只有聯合起來想法子,求生路!”

他站定猛的擡頭:“叫鄧正卿來!”

※※※

“中堂,中堂,要撤兵啊,必須要撤兵啊!”

說話的正是張珮綸,這位李鴻章的風流翰林女婿再沒有了往日瀟灑蘊籍的模樣兒,只是追在李鴻章後面,不住的求肯。

李鴻章坐在簽押房公案後面,楊士驤和幾個師爺,不住的捧來文電請他批閱。

老頭子臉色鐵青,咬著牙齒只是和自己過不去,隔一會兒就要一個滾熱的手巾把子,擦著臉,將不多的精力全部擠出來。

朝鮮事變一發,各處文電就像雪片一樣湧過來。朝廷的上諭垂詢,總理衙門的外務咨詢,朝鮮駐軍的請示辦法,各地北洋官吏觀望風色的電報……將老頭子忙了一個四腳朝天不落地。

更兼心裏油煎火煮似的,這年來怎麽就這麽不順!

楊士驤又匆匆的走了進來,看了張珮綸一眼,低聲向李鴻章道:“中堂,俄國公使喀西尼大人已經到了天津,要和中堂會見。英國公使歐格納爵士大人也回了消息,說明日和中堂會晤。”

李鴻章一聽,就趕緊站了起來,伸手就要自己的大帽子。朝鮮此次死了幾百東洋人的事變出來,他調停的希望就是指望俄國人了。老頭子玩兒了一輩子的以夷制夷。他也知道英國和日本交好,可是合大清和俄國人的力量,這麽大的兩個國家,小小日本還敢動手不成?難得的是,這次俄國人也這麽積極!

看著李鴻章要出門,張珮綸顧不得,一下拉著李鴻章胳膊:“中堂,不撤兵,北洋死無葬身之地!不僅朝鮮要丟,大清也危險啊!”

李鴻章猛的轉頭:“幼樵,你胡說八道什麽!當年中法戰爭,就讓你破膽了?老頭子宦途四十年,轉戰過萬裏。法國,英國,台灣,朝鮮,什麽時候不是我安頓下來的?撤兵,撤哪裏去?日本人還沒動作,你就慌得跟什麽似的……撤兵了之後,朝廷體面放哪裏,北洋的體面放哪裏?昏聵!”

老頭子從來沒對這個女婿這麽疾言厲色,張珮綸倒也不在乎,只是一臉懇切:“中堂,當年承蒙收留,珮綸我身心所系,都是北洋!這也是為中堂千秋聲名,為我北洋大業才做此激諫!朝鮮事變,其來也漸。日人幾度挑釁,又幾度收手。到了此時,已經是經營布置完畢,鐵甲兵船年添一二,兵隊也精練完畢,正思在朝鮮一逞!

而恰逢我北洋態勢,現正惡劣得無以復加,一旦崩潰,回天無力啊!現在的上策,就是從朝鮮撤兵,讓徐一凡頂日本去!中堂,退一步海闊天空啊!”

李鴻章這個時候兒倒平靜了下來,淡淡的掃了張珮綸一眼:“幼樵,這些日子,你還是繼續讀書養氣吧。我的簽押房,你就不要來了……什麽事情,我李鴻章一身當之。”

說罷就轉身出門,楊士驤瞧了張珮綸一眼,什麽話也不說,跟著就出去了。張珮綸失魂落魄的離開了李鴻章的簽押房,回到自己書齋,發呆半晌,才拿起了一份大清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