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在朝鮮 第五十六章 忠臣(第2/8頁)

不過袁世凱倒是表示得很謙抑,絕口不提自己的功績,只是暫時管著這兩千多殘兵,還一再表示想回情報口子,誰都不提這個話茬,也自然就表面是無聲無息。

還好現在這個問題,並不是禁衛軍上下要優先考慮的事情。現在大家想的,朝鮮大局已經底定,日軍想重振掀起攻勢,沒有個把月組織不起新銳的兵力過來。禁衛軍現在處在進可攻退可守的位置,這辛苦爭來的戰略地位空前自由,下一步,到底該怎麽辦?

國內的局勢,平壤也通報過來了,遼南大敗,旅順陷落,周展階殉城,三營近兩千禁衛軍子弟,潰圍的不過數百人。日軍兩個師團盤踞遼南,也是擁有空前的戰略自由。到底是守衛朝鮮,還是回援國內,都要大費思量。這兩天,徐一凡卻只是撫慰撫慰軍隊,閑時看看書,也沒召集會議,讓大家商量一下,統一一下認識。大家一邊修整補充,一邊忐忑不安的等著,下一步,咱們到底向何處去?作為軍隊,沒有一個堅決的目標,又是久戰疲憊,整個軍隊修整得就有些懶洋洋的,五心不定的樣子,甲午開戰以來一直繃著的那根弦兒就像有些松了,打勝的激情過後,氣氛竟然有些低沉壓抑。

戰場慘烈,屍積如山,禁衛軍軍官士兵,多是加入了禁衛軍才披上這身虎皮的。每天夜裏,都有一個個青年軍官,坐在營地外圍,對著野外發呆。這些南洋子弟,甲午戰事以來,膏塗遍野,不知道多少人不得返鄉。戰事激烈緊張的時候還不覺得,現在卻可以慢慢回顧一些了,母國打得如此丟臉,禁衛軍如此辛苦拼殺,真能挽救這場危難麽?

※※※

“立正!”正在城頭修補破損處的禁衛軍第二鎮的一個軍官大聲下令,加入一二兩鎮的盛軍士兵,都換上了禁衛軍的黃色制式軍服,有的推光了腦袋,有的還留著辮子。穿慣了丟襠大杈褲子,戴著包頭,棉布鞋子的這些前盛軍士兵。穿著這種立領軍服,戴著大檐帽,套上皮軍靴,怎麽瞧著都有些別扭。

這些日子,禁衛軍第一鎮是在完全修整,第二鎮負擔雜役。還是大清早的,就已經忙得滿頭大汗了,現在聽到自己新上司的口令聲音,一個個趕緊挺直了腰,眼睛不敢斜視。

就瞧見幾個很年輕的軍人從面前走過,兩個人落後半步,一個人走在前面半步。落後的兩個人,都是軍服筆挺整潔,都年輕得出奇,一個臉上總是滿不在意的笑容,樣子也有點懶洋洋的,另外一個卻腰板筆直,面容英挺,嘴角緊緊抿著,眼睛裏面寒光閃閃的,掃視著這些站軍姿的士兵,也滿是挑剔審視的嚴厲。

走在前面那個軍官,也和他們一樣年輕,看著這些新加入禁衛軍的士兵,笑得溫和。戰場上面的味道,哪怕盛軍官兵都聞慣了,全軍上下,到了今天才看見有人戴著口罩,就是前面那個人。

媽呀,是四欽差大臣在身的徐一凡徐大人!這幾萬虎狼之師的最高統帥!那日徐一凡進入安州,袁世凱袁大人擺隊相迎,這些前盛軍才看到了這位傳說許久的大清二百五欽差。後面兩個,不用說就是禁衛軍第一鎮總統李雲縱李大人了,當初李大人還帶著第一鎮的軍官一個個驗看他們,雄壯的,守安州的,都挑進了第一鎮裏面。是屬於那種眼神一閃,都讓人背後冷汗直下的。還有一個雖然不認識,看和李大人並肩,落後徐大人半步,也可知是了不得的大官兒。

對當小兵的來說,這些都是天上人了。更別說朝鮮幾萬兇狠的鬼子都給這徐大人打得幹幹凈凈。這些前盛軍士兵站在那裏大氣兒都不敢喘,只覺得腿肚子直轉筋。

徐一凡今天一早,就去李雲縱和楚萬裏的帳篷,將他們喊了出來。李雲縱穿得整整齊齊,正在做柔軟體操。楚萬裏還在被窩裏面高臥,帳篷裏面,地圖丟得到處都是,英國的水兵牌香煙的煙頭,堆得象小山一樣,進帳篷的徐一凡,差點給熏了一個跟頭。

徐一凡帶傷他們,爬上城頭,開始繞著城墻遛彎兒。李雲縱和楚萬裏心裏也有數,大人也該做出決斷了吧!現在也許就是給他們這親信二將吹吹風?

看見這些新兵這麽早就出來做雜役,徐一凡站定了,拍拍身邊一個士兵的肩膀:“哪裏人?”

那士兵臉上的汗跟下雨一樣朝下滴,喉頭滾動,半天說不出話兒來。還是身邊的南洋出身的軍官上前一步:“回大人的話,是安徽人,盛軍過來的,安州一戰,他一個人就丟了幾十顆炮彈下去,彈片崩傷七八處,還不下城包紮,是好兵!”

徐一凡回頭朝李雲縱一笑:“怎麽沒給你挑進第一鎮?”

李雲縱淡淡一笑,挑兵補充,不過走馬觀花。第二鎮自己還想留點精銳呢,這個也是自然,徐一凡不過隨口一問,沒什麽好解釋的。那兵卻老實,囁嚅著道:“大人……打昏了頭,鬼子下去,一摸自己身上有血,小人也暈了……醒過來,鬼子已經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