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在朝鮮 第六十五章 天公無語對枯棋(下)(第4/6頁)

一句笑話之後,孫毓汶大聲長笑,最後卻又變成了抽噎,捂著臉跌跌撞撞就走了出去。滿屋章京,呆若木雞。翁同和喃喃自語兩句:“笑話……笑話……”過往種種,電一般的在他心頭掠過。

“難道我這一生,真的是一場笑話?”

他已經恢復了鎮靜,整整衣服,揚聲吩咐:“備轎!”接著就掃視一眼那些章京,冷冷道:“給順天府尹傳令,召集捕快夫役,協助李大人維持秩序,大兵進城,天子腳下,亂不得!”

幾個章京還是呆呆站著,翁同和突然大吼:“快去!我這軍機領班的位置還沒去,砍我腦袋的聖旨還沒到!”

大吼之後,幾個章京才作鳥獸散。翁同和大步出門,他幾個家人聽命之後已經將轎子在隆宗門外準備好。隆宗門外護軍亂紛紛的擠在一處,不知道在議論什麽,看著翁同和出來,只是用目光目送,誰也不敢靠前一步。

這個時候,寂靜的北京城的夜裏,已經響起了隱約的聲響,更有調動兵隊的軍號聲音響起。紛亂的聲音由小而大,已經漸漸響起。翁同和回頭最後看了一眼夜色中宮禁憧憧的黑影,低頭鉆進了轎子:“去頤和園!”

※※※

在這個夜裏,大隊大隊的防營士兵,在天子腳下,萬方朝拜的北京城內奔走。軍機處,總理各國事物衙門,東郊民巷公使館,電報局,各大城門,宮禁之地,頤和園,全部由防營接管,各處要地,更有親王大臣親自坐鎮接管。百姓們被這突如其來的事情驚動,全城沸騰,以為日軍打進了北京,全城擾嚷,在北洋防營,步兵衙門,順天府的全力彈壓下,才勉強維持了秩序。但已經人心搖動,混亂當中多有傷亡。槍聲也不斷的在北京城的夜空當中響起。

末世氣象衰微之處,莫過於此!

翁同和是在路上被防營攔住的,頓時就押送頤和園。和他一起主動向頤和園投到的,還有文廷式等帝黨大臣——就算自己不投到,也逃不了滿城大索。

到了頤和園,翁同和就被押進了院門口的護軍歇宿的院子。成百防營士卒刀槍出鞘,層層看管。更不斷有帝黨大臣被送過來。翁同和無數次的大呼要面見慈禧當面領罪,叫了半夜,也沒人答理。

到了天色快明,才有一個意想不到的人物,親自來看了他。

在那個人站在翁同和面前的時候,他和翁同和,一時間竟相對無言。

這人正是李鴻章。

小屋之內,兩個人互相打量。一個是帝師,帝黨中樞,軍機大臣。一個是地方第一大員,真正的大清重臣。各是一時風雲人物。兩人都注重保養,雖然年老但是並不顯出多少老態。都是腰板筆直,氣度儼然,舉手投足全是重臣氣象。

這個時候在頤和園這間散發著汗臭味的護軍住處一窄小小屋裏互相一看,短短半年時間,竟然都已經老得不成了樣子!

比起來,李鴻章更是老得厲害。他個子在國人當中算是高大的了,這個時候腰背卻已經佝僂,官帽底下露出的頭發又白又稀,臉上皺紋一層又一層,和翁同和對坐在屋子裏僅有的兩把椅子上面,大夏天的,他居然還套著一件棉馬褂!

這兩人,算是鬥了一輩子。全大清鬥聞名的王不見王。私仇和派系不同的仇恨混在一起,早已不可化解。翁同和一輩子都想拉李鴻章下馬,而李鴻章也沒少出手對付他。當初恭親王和翁同和一起被趕出軍機,就有李鴻章下的藥,翁同和投效後黨而不得,也少不了李鴻章背後遞小話兒。這次更是帶兵進京,一下將翁同和的帝黨迷夢粉碎!

但是看著李鴻章的頹唐老態,翁同和竟然半天說不出話來。

李鴻章瞧著他,緩緩的將自己大帽子摘下來,撓撓稀疏的頭發,苦笑道:“叔平兄,怎麽了?我等著你罵呢。”

翁同和呆坐在那裏,緩緩搖頭:“少荃,你怎麽老成這樣?”

李鴻章放下帽子,淡淡道:“裱糊了一輩子,突然發現裱糊不下去了,自然就在等死了。以為好歹能留下一個中興名臣的名聲,結果發現是一場空,精氣神先垮了,臭皮囊還能怎麽樣?精神百倍的再去娶七八個小妾?”

“此次一進京,你的位置還能動搖得了?皇上和老佛爺兩邊,你選得準!可惜了,你李鴻章是忠臣,可惜忠的不是唐中宗,而是大周武則天!”

李鴻章微微擺手:“叔平,說這個無謂,現在不要惹得老佛爺生氣,反而牽連了皇上。我只是來勸你一句,什麽都擔下來,皇上那裏無事,你估計也死不了。”

翁同和猛的站起,語氣冷得象冰:“我為什麽不死?什麽事情都是我幹的,關皇上什麽事?少荃,我只有一句話,百年之後的史書,看看說我什麽,說你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