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在朝鮮 第六十六章 奪權(上)(第3/5頁)

弄險就弄險吧,平時他耍寶,他裝B,他玩兒心眼,看見美女流口水,憋著這樣那樣的心思偷偷摸摸的挖現政府的墻角……可是有些東西,可能真是烙在炎黃子孫血裏面的。

都走到了這一步,他不能白穿越啊……

幾個人無聲的對視著,各人都懷著各人的心思。到了最後,徐一凡只是一笑,對著李雲縱道:“跟不跟著我?”

李雲縱默默點頭,並沒有答話,只是轉身用力的朝帶隊營官王超一揮手。軍官們早就繃足了勁兒等著這邊命令。李雲縱一下令,頓時各種各樣的口令聲短促的響起。馬牽了過來,軍官士兵翻身上馬,排列得整整齊齊,當先執旗兵捧著禁衛軍蒼龍軍旗,坐在馬背上身姿筆直,兩日晝夜兼程的疲憊,現在在這支隊伍身上,仿佛絲毫不曾存在過!

戈什哈們也早就將馬牽了過來,徐一凡當先翻身上馬,李雲縱緊緊跟隨。徐一凡抓著韁繩,突然轉頭看到還站在那裏的聶士成,笑道:“功亭,怎麽?不想走了?”

聶士成渾身一震,頓時抓過了一匹馬的韁繩,也飛身上馬。自從他決定投效徐一凡這個離經叛道的海東大帥之後,他根本就無從選擇了!這場戰事讓整個大清都在變動整合,越身在其中,越感受得清楚。變動之後,將會是如何,誰也不知道,這徐一凡,又會不會站在這時代變動潮流的頂端?

聶士成只是看著徐一凡的背影,而徐一凡策馬和李雲縱走在隊列前面,蒼龍旗就在他頭頂獵獵飄揚,他頭也不回,只是微笑著輕輕一擺手,軍官們的口令頓時響了起來:“全軍——前進!”

蒼龍旗下,數百騎士整齊前行。全軍肅然之中,只看見溥仰仰頭向天,一聲怪叫,這小子倒是血脈賁張:“幹他媽的!”

※※※

北京城。

這個時候,威海遼南都還在日軍兵鋒壓境,前線慘敗連連。國運飄蕩,朝不保夕的當口。名義上大清的中樞,天子腳下居停之所,卻是一種說不出的味道。

這一兩天,北京城就像一個遇水的蜂巢,到處看起來都是亂紛紛的。

有帝黨筵席過後,只剩空堂的淒涼。翁同龢被鎖拿,文廷式被鎖拿,禮部侍郎志銳,禦史中丞張仲忻等帝黨骨幹,也紛紛奪職鎖拿。罪名都是紊亂朝綱,離間天家。幾日前帝黨遍布軍機,總理各國事物衙門,六部的繁盛氣象,一轉眼間就變成了畫餅。

也有後黨的翻身,對內氣驕志盛的狂亂。前些日子紛紛稱病的帝黨王公大臣們,又在這兩天打了轎子車馬,到處拜客,還紛紛約著去頤和園遞牌子,給老佛爺請安,順便兒瞧瞧在頤和園護軍院子裏面囚著的翁老頭子。一時間翁同龢相當走俏,大家拿他當奇珍異獸般指指點點的瞧著,走了一撥兒又來一撥兒,要是翁老頭子能自個兒賣票,估計能賺一個盆滿缽溢。

有些在帝黨手裏倒過黴的官兒,要不是看守的護軍拉著,都能上去給老翁兩下脆的,一個個都戟指大罵:“翁叔平,你還狂什麽狂!”

翁同龢倒是安之若素,只是拿白折子一份份的寫自請嚴處的文章。知情人透露,翁老頭子以降,大多帝黨官兒,都把戰事不利的責任朝自己頭上攬,也不知道得了什麽樣的高人指點。

後黨復起,除了給老佛爺請安看翁同龢笑話以外,就是一個個指手劃腳的議論:“這個天下,還是要靠咱們這些老成人物!”

還有的就是看不明白,說不清楚的東西。帝黨倒了,可是老佛爺也沒垂簾。光緒仍然每天都見軍機,重掌軍機的世鐸世老三,還是每天兩次,恭謹的到玉瀾堂上值奏事。慈禧身邊的李蓮英還放出話來:“老佛爺還是要榮養的,什麽事兒不要盡煩著老佛爺,皇上拿總兒!”

除了這些台上人物光怪陸離的表演,老百姓們更關心的是身邊的事情。看慣了那些兵民不分的旗兵或者步兵衙門的大爺,現在北京城內外,滿是黑布包頭,山東天津過來的練營,扛著各色各樣的洋槍,在京城各處通道紮卡。兵一多了,就是惶惶不可終日的末世氣象。誰都不知道這世道變成什麽樣了。北京城象一個大馬蜂窩,皇上沒倒可是他身邊人倒了,大家你上台我下台,也不知道在做什麽。外面可還是在打仗!現在到底有誰,還在操心這場戰事?都謠傳說是要和小鬼子講和,這麽一個大清,據說比小日本兒大上百倍還有富裕,這麽稀裏糊塗的就敗了下來?

這兩天,京城裏頭不知道怎麽就飄起一種議論,越傳越廣。

朝裏出奸臣了!翁同龢老爺子他們死死保著了皇上,算是給大清守著了最後一點兒希望。最大的奸臣,就是李鴻章!他丟開天津山東防地回京城逼宮,還要和小日本兒講和,據說小日本兒許給了李鴻章五百萬兩的講和銀子。皇上已經發了衣帶血詔,要調海東徐大帥進京勤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