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在朝鮮 第六十六章 奪權(上)(第4/5頁)

謠言越廣,京城百姓們看滿城的淮軍練兵的眼神就越不善,膽子大點兒的旗人爺們兒還敢隔著七八步朝他們吐上一口唾沫。真有一種與汝偕亡的架勢。

朝裏出奸臣了,把大清弄壞,把仗打輸。還好裏頭皇上還在,還好外邊兒還有個徐大帥!

紛亂而沉悶的京師,在這甲午戰事行近尾聲的時候,暗地裏潛流湧動,有心人誰都在尋找出路,可是這局面就是如此的混沌不清,誰也不知道,這出口到底在哪裏。

※※※

托的一聲兒輕響,一頂綠呢官轎在隆宗門外落下。這轎子前面的官銜執事牌一層層的,最醒目的還是“一等肅毅伯”“欽命北洋大臣”。隆宗門外護軍都知道是李鴻章的轎子到了,除了幾個站的位置實在醒目的護軍沒辦法只能打千行禮,其他的就趕緊朝角落躲,隱隱還聽見有人咒罵。

“這將來是要塑跪像的!”

“賣了一圈,連東洋小鼻子都賣了,天不開眼,怎麽不收了他!”

“哪個逼宮的有好下場的?”

侍立在轎子旁邊的戈什哈們都是臉色鐵青,按著腰刀,不住的回頭看著轎子,生怕李鴻章聽見了這些議論。這次李鴻章帶兵從天津直奔北京,北洋內部不是沒人勸諫,多是請李老爺子按兵在天津觀釁,北京城就算兩派都打成狗腦子了,誰還能奈何有重兵在手的李鴻章?

李鴻章卻只是苦笑著搖頭一一回絕:“事情總得有人了,就替這朝廷裱糊最後一次吧……以後想賣力,也是沒機會了……我老師要在,他也會帶兵上京的……”

低低的罵聲當中,李鴻章低頭緩緩的從轎子當中鉆了出來,他氣色依然憔悴,眼神當中卻有一絲淡然,那是一切都看穿了之後的寧靜。他手裏捧著一疊文書,眼神四下一掃,那些護兵退得更遠。李鴻章只是淡淡一笑,舉步就朝隆宗門內軍機處走去。

世鐸早就在軍機處門口等著他了,看著李鴻章慢慢走過來,隔著十來步就揚聲發問:“少荃,日本那邊兒回電報了沒有?遼南那邊回電報了沒有?老佛爺那裏,就這兩件事情盯得緊,你太爺多操點心思吧,我世老三給你燒香磕頭!”

這位又躍回中樞的軍機領班大臣氣色極好,養病幾天似乎還養胖了。臉色紅潤,站在門口嗓門兒老大。慈禧的交代,世鐸回軍機抓總,同時負責盯著光緒,讓他不要亂動,還要羅織帝黨罪名,清理帝黨余黨,順便負責朝廷新的人事安排。而李鴻章則是盯著總理各國事物衙門,以他的外交老資格,通過美國駐華公使田貝朝日本搖白旗,趕緊將這場戰事了結了。對外的電報聯絡,全部在總理各國事物衙門那裏,和遼南豐升阿的電報往還也是要緊事情,別的地方都鬧不出什麽大動靜,唯有遼南的徐一凡,誰也不知道這個二百五會搞出什麽事情來!

要是慈禧自己跳到前台,徐一凡有大把理由可以不聽命行事。正是李鴻章的意見,要借著光緒的名義壓徐一凡聽令。不聽太後老佛爺的,還能說是氣節,不聽光緒皇上的,那就是作亂了。為了趕緊快踏踏實實的把和講了,慈禧也只有捏著鼻子聽下這個意見,仍然不垂簾,扶著光緒這個傀儡不倒。以光緒名義的電諭也趕緊發往遼南,要豐升阿接任欽差節制遼南諸軍大臣,徐一凡再無指揮遼南清軍的名義和借口。穩住局勢,只要通過美國、英國等國公使傳遞的求和信息一得到回應,就要議和!

起初轟轟烈烈的甲午戰事,等來的卻是這麽一個結局。而具體操辦議和事宜的李鴻章,毫無疑問將背負著天下罵名!

看著李鴻章仍然走得慢騰騰的,世鐸幹脆小跑著下了台階,伸手要攙扶他:“少荃,你是我親大爺!回句明白話成不成?”現在後黨上下,誰都敢得罪,就是不敢得罪李鴻章。他當真是忠心耿耿了,和慈禧商議如何了結戰事,慈禧都很替他流了幾滴眼淚,只是說苦了你了。而李鴻章當時不過是笑笑,誰也不知道他到底是在乎還是不在乎。

看著世鐸急切的模樣兒,李鴻章斜眼看看他:“威海來的電報,瞧不瞧?”

“不瞧!”

“鬼子已經擺開環攻威海的架勢,南幫炮台,楊家灘,都在昨天午時宣告失守,日本人的炮彈打進了軍港之內。北幫炮台昨夜全軍潰散,只剩下十九個兵。丁禹廷電告,要不是新募的三營兵增防北幫炮台,日軍估計今兒已經拿下這裏。北幫炮台一下,那裏的大炮就可以橫掃整個威海要塞,那裏守軍就只有全軍覆沒……局勢危殆如此,要不要瞧一下?”

“不瞧!談了和不就完了,也不用死人了!少荃,兩邊電報到底回沒回?”

李鴻章淡淡一笑,隨手就將自己捧著的那疊電報一松,紙片呼啦啦的到處亂飛。當值的蘇拉們忙不叠的大呼小叫的去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