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版前言

這並非簡介或者導言。我們的讀者不需要這類東西,因為茨威格享譽世界。這篇文章的目的是向他致謝。他是我們的客人,在這裏居住了一段時間,從巴伊亞到亞馬遜,從伯南布哥到聖保羅,又從米納斯到裏約格朗德,卻最終留在了裏約熱內盧。他是我們的土地與人民的情人。

巴西就像那些漂亮女人,讓人不知為何便動了情,甚至那些毫無關系的人。他們一無所求,連一個眼神一個微笑都不奢望。愛著她們,這就夠了。人們將之稱為“土著人的愛情”:即使被愛人無視……騎士的愛情正是如此。歌德曾經用一句話概括:“我愛你,與你何幹?”茨威格就是這樣。

他的書譯成六種或更多語言,有些甚至譯成了十八種。有時一種語言還有不同的版本,比如英式英語和美式英語,歐洲西班牙語與拉美西班牙語,歐式葡語和巴西葡語等等。他的書,無論是散文傳記還是純粹的虛構作品,都常常再版,十分暢銷,擁有諸多讀者。他溫和而又詩意,能很好地與人和睦共處、交流暢談,又十分簡單樸素。如果在美國,他會像莫洛亞(1)一樣受到追捧;若是在阿根廷,也會像沃爾多·弗蘭克(2)一樣受到盛贊。但他在這裏,靜靜的,在巴西。他在這裏,沒有去總統官邸,沒有去外交部,沒有去大使館,也沒有去文學院或者出版宣傳局,他沒有去報社,沒有去電台,也沒有去豪華酒店……他在這裏走過、轉身、散步、旅行、生活,卻一無所求。他不求勛章,不求慶典,不求接待也不求演講……他一無所求。

巴伊亞州邀請他來參觀。他很感動,但有條件:不能有任何資助,不許提供住宿,不可以接待,不參加會議,什麽都不要。他喜歡巴西,喜歡巴伊亞,這就夠了。他只希望能夠自由遊覽,自由感受,自由地思考、寫作……

因此,這本書,這部偉大的作品,它包含著現時的愛和未來的憧憬。它的諸多版本遍布美國、英國、瑞士和阿根廷,還有法文版和德文版。這是最早的六個版本,稍晚又有了巴西版。它是最受歡迎的巴西“畫卷”。國內外別有目的的宣傳從來都沒有如此誇獎我們的國家,而作家自身,卻連一次握手或者一句感謝都不需要。不求回報的愛,超越文明的愛,土著人的愛:如今,他的情人將會了解,會為如此深沉的愛而不知所措,可他卻早已遠去……只留下了這樣的表白,對那最自負的美貌,他的表白毫不掩飾。那些“愛國人士”,那些“愛炫耀的人”只得掩面羞愧,因為直到今天,在所有關於巴西的書中,沒有一本能與之媲美……是愛創造了奇跡。如果他是一名政治家,或是外交官,或者經濟學家,我們便無法理解;只有一個解釋,斯蒂芬·茨威格是一位詩人,是現今世界上最偉大的詩人。他的詩或許沒有成韻的詩行,卻是感人的、生動的,是世界上最富柔情的散文家寫成的……

阿弗蘭尼奧·貝朔托(3)

1941年7月

————————————————————

(1) 安德烈·莫洛亞(1885—1967):法國傳記作家。

(2) 沃爾多·弗蘭克(1889—1967):美國多產小說家、歷史學家、文學及社會批評家,以其對西班牙及拉美文學研究而知名。

(3) 阿弗蘭尼奧·貝朔托(1876—1947),巴西作家、政治家、醫生、教師、歷史學家與文學評論家。在政治、醫學、教學方面多有建樹。於1910年進入巴西文學院,接替尤德裏德斯·達·庫尼亞取得第七號席位。有著作三十余部,包括戲劇、小說、散文、傳記、文學評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