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保羅

介紹裏約熱內盧時,我是一名畫家;而描述聖保羅時,我必須成為統計學家或者經濟學家。我需要搜集數據進行比對,繪制圖表,用清晰的語言解釋增長;因為使聖保羅充滿魅力的並非它的過去與現在,而是它的發展與改革速度。聖保羅並非一幅靜止的圖畫,它的邊框在不斷拓展,內容也在飛速變遷。它就像一卷膠片,展開的速度越來越快。聖保羅是巴西最富雄心與活力的城市,論及發展的熱烈程度,巴西沒有一個地方能與它相比,世界也鮮有城市能與它抗衡。

為了大致了解這裏的發展情況,我們先來看一組數據。十六世紀中旬,耶穌會士在學院周圍建立了幾間棚屋。到了十七與十八世紀,這裏只是鐵特河邊一個微不足道的小城,只是流浪者們的臨時營地而非永久居所;聖保羅人從這裏出發,走上了臭名昭著的捕獵之路,然而對印第安人的圍捕卻並沒有使他們發達,也沒有令這座城市繁榮。1872年,聖保羅城只有26000人,在巴西城市中名列第十,不僅遠遠低於當時的裏約熱內盧(275000人)與巴伊亞(129000人),甚至連名不見經傳的尼泰羅伊(42000人)與庫亞巴(1)(36000人)也比不上。直到咖啡帝國崛起,勞動大軍才首次開赴聖保羅。然而增長一旦開始,便令人嘆為觀止。1890年,聖保羅只有69000人,而僅僅十年之後,便達到了239000人。到了1920年,聖保羅人口達到579000;而在1934年左右,人口便超過了一百萬;在今天,聖保羅已經超過一百五十萬人,其增長速度卻依舊沒有放緩。1910年,這裏共建造4200間房屋,而1938年則超過了8000間。這個數據並不能反映整體的發展速度,因為在新建房屋中,很多都是摩天大樓。與昔日單層的狹小房屋相比,一棟摩天大樓能發揮十倍的作用。租金能夠更好地反映增長指數,其數值從1910年的43173康托增長到800000康托,增幅接近二十倍。在如今的聖保羅,每小時至少建造四間房屋。自從工業結束了咖啡的壟斷,這裏已經發展起4500間工廠,幾乎統治了全國的商業活動。

到底是什麽促成了這裏的飛速增長,並在今天依舊為它服務?就本質而言,是地理與氣候條件。與諾布萊加四百年前選擇這裏的原因一樣,在整個巴西,聖保羅的各種條件最適合經濟發展。在聖保羅城旁邊就是南美最優良的港口桑托斯港;高原使各個地區間的交通往來更為便利;境內的兩條大河——巴拉那河與拉普拉塔河——也能夠輕易到達;這裏的“紅土地”十分肥沃,適宜耕種各種作物;當地水資源豐富,價格低廉。在一個不斷呈指數增長的國家中,這些因素已經足以解釋聖保羅的發展。然而從古到今,氣候才是真正的決定性因素。盡管這裏的陽光同樣十分熾烈。但是在這八百米的高原上,它對人類活動的削弱作用卻比不上熱帶地區與沿海城市。早在十七世紀,聖保羅人同其他巴西人相比,便顯得更有活力也更加主動。他們是民族力量的真正代表,“永遠只喜歡新鮮事物”。他們大膽開拓、渴望進步,發現並征服了許多地方。到了十八世紀,聖保羅人又促進了工商業發展。而發展的真正動力卻來自於十九世紀末的移民。出於本能,移民總是尋求同故國環境相似的地方;其中人數最多的意大利人,更是在聖保羅找到了意大利中北部的氣候與歐洲南部的陽光。他們無需適應這裏便為巴西釋放出全部力量。與國內居民相比,移民更加渴望進步;他們沒有可以繼承的財產,必須努力工作才能生存。這提高了他們的速度與力量。而這種活力與開拓精神,又進一步刺激了國內居民。在聖保羅,成就自己的正是那些最願意工作也最有追求的人。這裏的工人層次更高,他們受到過良好的訓練,也擁有更高的效率。在創業精神之後追隨著大量資本;就這樣年復一年,齒輪帶動著齒輪,進步的機器便飛速運轉。在如今的巴西,五分之四的工業化產品都源自聖保羅。這個巴西最大的州府,正維持著國民經濟的平衡。從某種程度上說,它就是巴西肌肉的中心,是巴西力量的源泉。

對於一個機體而言,肌肉無疑是最不可或缺的因素,但卻並不美觀。對於那些期待獲得美感享受的人們,我必須加以提醒:聖保羅是一個面向未來的城市;它發展得如此之快,以致忽略了現在,更忽略了過去。如休斯敦或美國其他石油城市一樣,聖保羅的歷史遺跡很少。城市建造者所創辦的學院本應保存下來留作紀念,卻也早已拆毀建起了新的建築。十七、十八世紀的房屋沒有一棟存留下來。如果想看十九世紀的住宅,也最好抓緊時間,因為這裏正以驚人的速度掃平昔日的一切。有時,遊客會覺得這裏並非一座城市,而是一個建築工地。城市正向四周擴展;東西南北,各個方向都在建設。而在市中心的商業區域,道路正一條條地改造。一個五年前到過聖保羅的人,如果故地重遊,一定會感到迷惑,仿佛第一次來到這座城市。每個地方都顯得過於狹窄矮小;道路必須擴寬,高樓必須修起,高架橋也必須建立。在各個角落,一切都在改造;這種改造不僅急切,而且自私。就這樣,聖保羅一直保持著發展的形象,仿佛仍是殖民或移民城市。歐洲城市的發展緩慢有序,移民城市卻迅疾雜亂。一個移民掙到一點錢,沒有可以租用的房子,便隨便建造一個。這裏的土地很便宜,人工也不貴,到處都有毫無裝飾的棚屋。這些房屋都配有一間商鋪,一層有兩到三個房間。如果業主是意大利人,就會將墻面刷成各種色彩:黃色、紅色或者藍色。房屋一間挨著一間,形成了一條又一條道路。城市也慢慢發展起來。沒有一個移民確定永遠住在這裏;他們也許會搬到另一座城市,或者帶著積蓄返回故鄉,也可能在致富之後建造一間更漂亮的房屋,建造一棟巴洛克或者東方風格的豪華別墅——這是三十年前高貴的體現。在這些流浪的移民眼中,根本沒有穩定的概念。他們並未完全融入市民生活,因而在建築層面,房屋只是隨便挨在一起。有些東西混亂無序,有些東西輕易建立又隨意拆毀。在這裏,一棟二十年的建築已經十分古老,相當於歐洲二百年的建築。人們飛快地拆除了它們,就好像當初修建時那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