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第2/3頁)

王振大怒:「你這個書獃子,懂甚麼軍事?」他厲聲呵斥,「再亂說話,殺掉你!」

「我為社稷生靈,你別拿死來嚇我!」鄺埜亦抗聲回答,「我不怕死。」

他雖不怕死,無奈王振不聽,喝一聲:「把他弄出去!」頓時有幾名校尉上前,半扶半拖地將他攆出行宮。

第二天八月十四,也先已經迫近了。這時王振才發現一件非常糟糕的事,土木堡是高地,掘井深到兩丈,尚不及泉,人馬皆渴,而十五裏外的一道河,也就是唯一的水源,已先為也先所占,怎麼辦?

於是思量奪圍,而也先已從土木堡旁邊一處名為麻谷口的地方入侵。都指揮郭懋守住谷口,激戰終夜。到了第二天中秋佳節,居然出現轉機,也先派了使者來談和。

皇帝欣然同意,特召翰林學士曹鼐至禦前寫好談和的敕書,遣派兩名通事,偕同也先的使者回去覆命。

就在這時,王振下令移營向懷來進發,剛剛越過壕溝,也先所部,揮舞著長刀,呼嘯而至,聲震山谷。又饑又渴的京營兵,喪失鬥志,已非一日,爭相逃命,自相踐踏,屍上疊屍。血流成河。

將相大臣殉難的,除了入閣掌機務的學士曹鼐、張益以外,還有兵部尚書鄺埜、戶部尚書王佐、刑部侍郎丁鉉、工部侍郎王永和、右副都禦史鄧棨。五品以下的官員,不可勝數。但突圍脫險的大員,亦復不少。禮部侍郎楊善,便是其中之一。

此人字思敬,是京城中的土著,十七歲那年中了秀才,適逢「靖難之變」,以參與守城之功授官,永樂元年改為鴻臚寺序班。鴻臚寺掌管慶典朝儀,所以序班這個從九品的官職雖小,卻能常近天顏。楊善長身玉立,風儀極美,音吐洪亮,舉止漂亮,所以每每為成祖所矚目,循序漸進,一直升到鴻臚寺正卿。前幾年升為禮部侍郎,但仍舊兼管鴻臚寺。

死裏逃生回到京城,楊善第一個要看的人是於謙。因為鄺埜既已殉難,兵部便是於謙當家。明朝的兵部權重,尚書別名「本兵」,既理軍政,亦掌軍令,「本兵行邊」,遇有不稱職守的將帥,可以就地撤換。如今六師傾覆,大敵當前,長驅而入,直撲根本之地,已到了危急存亡之秋,於謙的責任極重。楊善覺得有將在前方的所見所聞告訴他的必要。

這一夕深談,使得於謙知己知彼,獲益匪淺。但談到王振的跋扈妄行,於謙忍不住發同:「他人還則罷了,莫非英公亦不能制他?」

「英公」指英國公張輔,他的父親叫張玉,在元朝便是軍政最高長官的「樞密知院」。元亡以後,在沙漠中待了十八年,歸順明朝,自從五品的副千戶幹起,逐漸變成燕王麾下的大將。燕王得以成大事,文的靠做了和尚的姚廣孝,武的便靠張玉,不幸中道捐軀,陣亡在山東東昌府,年五十八歲,燕王痛極而泣,即位後追贈張玉為榮國公。仁宗洪熙元年加封為河間王,張輔便是他的長子。

但張輔之貴,是靠他自己的戰功。燕王即位為帝後,封侯安伯;永樂三年進封為新城侯;四征交趾,進封英國公。仁宗即位掌中軍都督府事,加官「太師」,威震中外。這樣一位四朝元老,對王振竟不能發生制衡的作用,實在是件不可思議的事。

「英公之不能制王振,已非一日之事。倘或能制,根本就不會有這一次的『北狩』了。」北狩是皇帝親征、連番不利以後,才流行起來的名詞。楊善喚著於謙的別號又說:「廷益,你要想到,英公的獨子才九歲。」

於謙憬然而悟。張輔這年七十五歲,一子早經夭折,直到六十七歲,他的侍姬方又為他生子,單名為「懋」。「懋」字有多種解釋,張輔取「懋而允懷」之義,表示喜悅。這也是可想而知的。

因此,可以推斷張輔這幾年能制王振而無所作為,是想到年逾古稀,去日無多,而獨子方幼,如果與王振結了怨,怕他將來會報復。這使得於謙想到了楊士奇的往事,不由得長嘆了。

「唉,朝廷柱石都以家累而累國,若非楊文員跟英公養癰貽患,何至於有今日!」

楊善將他的話細想了一會,方始明白。自永樂以來,號稱「三楊」的楊士奇、楊榮、楊溥,歷事四朝,賢相當權,國泰民安。宣德十年正月,宣宗駕崩,九歲的皇帝即位,王振越過他的前輩金英,成為司禮監掌印太監,日形跋扈。其時訓政的是太皇太後──仁宗皇後張氏,有一天禦便殿召見英國公張輔,大學士楊士奇、楊榮、楊溥,禮部尚書胡濙,向侍立在旁的小皇帝說道:「這五個人是先朝所留給你的,凡事你要跟他們商量。他們不贊成,你就不能辦。記住沒有?」

皇帝跪下來答一聲:「記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