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辮子。)(第2/2頁)

魏帝將她放到被窩裏,自己掀開被子下了床,壽力夫已經備好了黑底金紋的龍袍,魏帝不愛他人近身,展開雙手,由壽力夫伺候更衣,溫離慢在床上躺著,換了個姿勢,臉朝外,側著身,兩只手墊在一邊臉下,看著看著眼皮又重了,壽力夫生怕吵到她,幾乎不發出聲音,魏帝雖沒言語,卻也是同樣的意思。

他是個自律的可怕的人,自少年時起,未有一日不早朝,否則若只是喊打喊殺,那些文臣武將,個個能夠獨當一面,怎會對他俯首稱臣?

自大軍出發,至趙國滅亡,期間共花了五個月時間,這五個月裏魏帝雖不在,大魏朝堂卻風平浪靜毫無異動,帝王征戰在外,負責監國的便是他手下的三位能臣,分別是譚斯伯、尉遲英、匡遜。

文臣之中,當屬此三人為魏帝的左膀右臂,與武將邱吉、寇晉、羅通、陸愷四人,共同效忠於大魏帝王。

此七人俱為孤臣,無論官家不在蘭京,幾位殿下如何勾心鬥角,他們也不為所動,將蘭京守的固若金湯,魏帝一回京,若是往時,那三名文臣便要立刻入宮拜見,這回卻沒有,幾人昨晚便等得心中焦灼,邱吉先一步率大軍回京,雖自邱吉口中得知了溫娘娘的存在,可不曾親眼所見的幾位能臣都不大信。

你要說是旁人,見了絕世美人走不動道兒那還行,可說是官家?

沒有比這更離譜的說法了!

更何況邱茂然此人向來喜歡將一件事往誇張了說,不曾親眼所見,便不以為信。

官家回京的消息,直到次日上朝,前朝後宮才知曉,魏帝並未掩蓋自己帶回趙女一事,在退朝後,魏帝並數名重臣移步禦書房,幾位殿下也紛紛向身在後宮的母妃遞去問候,溫離慢的存在無法掩飾,魏帝也不曾想過要掩飾。

溫離慢路上累了,好不容易有了大床睡,直到午時才醒,一直在內殿外守著的宮女們一聽裏面有動靜,連忙跪下:“娘娘日安。”

溫離慢未醒,壽力夫也不敢令人進太和殿,他有些憂心,昨日薛禦醫可是說了,溫娘娘身體不好,須得極為細致的照料,若是長睡不醒,也要使人每隔一段時間便前去查看她的狀態,但若她在安眠,則不能打擾。

溫離慢一醒,壽力夫便差自己的幹兒子徐微生前去稟報官家,官家差人來問了好幾次呢。

他自己也守在外頭:“娘娘可是醒了?可要梳洗傳膳?”

溫離慢許久不曾睡過這樣好的覺,她打了個呵欠,應了一聲,宮女們魚貫而入,為首的幾個大宮女服侍她起身,余下的宮女手中則捧著水盆香胰布巾宮裝等物,壽力夫則在內殿外候著,隨時聽候差遣。

要知道他可是自幼伴著魏帝長大,在宮中說一不二的人物,連殿下們見了他都要恭恭敬敬喊一聲壽伴伴,如今卻如此恭謹地候在內殿伺候溫離慢,不見絲毫不滿或是輕慢。

連壽大伴都是這般態度,更何況是其他宮人?

溫離慢先是凈面漱口,她生得極美,舉手投足一顰一笑都是天生的綺麗動人,伺候她的宮女們都看癡了,好在溫離慢並不在乎她們片刻的走神,惟獨在梳頭時,眼見宮女要給她梳個極為復雜的發髻,她才道:“編成辮子就好了。”

幾個大宮女都愣了,對視一眼,迅速選擇聽從溫娘娘的吩咐:“是。”

大魏的民俗及服飾都與趙國不同,女子多穿襦裙,民間女子為方便,穿得簡潔,宮裝則更華麗繁復,雖然溫離慢昨兒才到蘭京,可僅一夜功夫,壽力夫已著尚衣監連夜趕制新衣。

這是官家吩咐的,即便眼下,壽力夫還覺得不可思議。

宮中有尚衣局,負責宮妃宮女及殿下們的衣著穿戴,而由壽力夫執掌的十二監中的尚衣監,則專門掌管帝王的冠冕、袍服及靴襪等物,按理說溫娘娘的衣物該走尚衣局,官家卻特意吩咐走尚衣監……壽力夫總覺得,往後還多得是不敢置信的事兒發生在這位溫娘娘身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