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求見。)(第2/4頁)

大抵是看她不順眼的,可溫離慢從不生氣,直到後來她因為不解風情被厭棄,那些人還常常來金鳳宮,說一些看似很關懷很可惜實際上格外幸災樂禍的話。

不過……溫離慢想起那時在金鳳宮,她坐在上首,往下一看烏泱泱的全是人,一個個花容月貌有萬種風情,環肥燕瘦各有特色,趙帝的女人太多太多,說實話,溫離慢一個都沒記住。

他的喜歡來得快,厭惡自然也快,溫離慢感覺自己好像都沒有見過重復的美人,因此她不由得問道:“……人多麽?”

太和殿比金鳳宮還大,人多應該也盛得下吧?

壽力夫好巧一張嘴,愣是叫溫娘娘給問懵了。

這話……叫他如何回答?他小心地瞥了眼溫離慢的表情,發覺她似乎真的沒有其他意思,就是單純地問人多不多,便緩緩答道:“回娘娘,約有二十人左右。”

這還是往多了數的。

官家積威甚深,不召見時任誰都不敢求見,十數年不曾踏足後宮的帝王,有朝一日忽然帶回一位姿容絕世的亡國美人,甚至還讓她入住太和殿,據說官家之所以回京晚了這樣久,也是因為這位美人身體不好,路上多耽擱了時間──換誰心裏不擔憂?

大家一起無寵還罷了,一旦有一人出頭,其他人的心便不再安分。

且官家不似先帝,先帝的妃子們生了兒子地位便穩固,有可傍身之處,她們可不敢這樣想!

壽力夫只得細細向溫離慢說明了魏帝後宮的情況,自然,這些旁人不能聽,溫離慢聽人講話時很有禮貌,她將書合上,望著壽力夫,那態度宛如求知若渴的小學童。

說是二十人左右,其實滿打滿算不到二十,官家青年時曾為頭痛所苦,他自登基後只納過一次妃,受暴君之名所累,入宮的都是些求富貴的,尋常人家珍愛女兒,如何舍得?當年入宮的共有二十余人,沒了的那些,基本全是叫官家給處置了,剩下的則是本分的,至少是看起來本分的。

納妃那一年,官家去後宮的次數也不算多,一個月能有個五六次便頂了天,其中有幾位娘娘肚子爭氣懷了龍種,便是如今還存活的五位殿下與兩位帝姬。

相較於先帝後宮層出不窮的滑胎早產,官家的兒女無一夭折!

根本沒人敢在他眼皮子底下動手腳,更別提爭寵,倒是有那麽幾個自恃貌美與家世,以為能夠獲得帝王之心的,可惜現在呀,連帶自己的家族,都已涼的徹底。

而在那一年之後,官家發覺自己的頭疼並沒有好轉,從此便不曾踏足後宮,除了必要的場合,如宮宴家宴之類,宮妃們一年到頭見到官家的次數,五根手指頭都數得清。

有孩子的宮妃與沒孩子的都一樣,誰都沒特權,無論殿下還是帝姬,官家也都是一視同仁的態度,他弑父殺母,又手刃兄弟,怎麽可能對自己的兒女例外?

那不過是歡愉的產物。

自官家不入後宮到如今,已整整過去一十八年,比溫娘娘的年紀還要大一年。

真要說起來,官家會納妃,那還是薛敏的功勞,官家的頭疾由來已久,薛敏無計可施,又查不出病因,便死馬當作活馬醫的建議以陰陽調和來緩解,結果屁用沒有,可憐的薛禦醫,在官家發現他的無用之後,足足被扣了十年的俸祿。

若非忠心耿耿,頭疾又是幼年積累所成,可能溫離慢都見不到薛禦醫。

誰敢跟官家講理?

如今還在宮中的十幾位宮妃,最大位份不過是嬪,官家多年不曾給她們升過位份,說句格外殘酷的話,可能他連她們是誰都記不得了,在官家眼裏,這些宮妃只是他的所有物,不值得花費時間在她們身上。

他便是這樣的無情之人,對生身父母、兄弟姐妹、兒女,盡皆如此,生來便缺乏共情與慈悲,這也是為何世人畏懼他的原因。

所以能夠被他帶回來還入主太和殿的溫離慢,與其他人不同。

溫離慢聽壽力夫講了這樣多,不悲不喜,只是問他:“他以後會把我關起來嗎?”

雖然官家沒說,但壽力夫已從薛敏口中得知溫離慢的事,也知道她自幼孤苦,雖是趙國王後,卻沒有自由,“官家既然帶了娘娘回來,想必是不會關著娘娘的。”

溫離慢點點頭:“那你讓她們進來吧。”

她吃了他的飯,以後就要住在這裏,反正做皇後的話總是要被宮妃們圍住,早見晚見也都一樣。

壽力夫見她雖素面朝天,卻自有一股沉靜氣場,心裏不由得生出欣慰,被官家看中的女郎果然有其獨到之處,想必官家也是如此認為。“奴婢這便去通稟。”

溫離慢只穿了宮裝,面上除卻滋潤的香膏外不施脂粉,也沒有華麗的發髻與首飾,看起來年紀更小,以至於宮妃們進入外殿時,都有些不敢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