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PREFACE

傳統上,大家都認為東漢是西漢的延續。

而事實上,東漢卻是一個完完全全建立在烽煙燎原、黃鐘毀棄的時代廢墟之上,且迥異乎西漢的全新王朝。

當是時也,王莽亂政,豺狼當道,海內鼎沸,群雄並起。中原大地,忽如一夜春風來,出現了幾十支乃至上百支林林總總、大小不一的割據勢力:臨淮人瓜田儀暴亂於會稽長洲,瑯琊海曲女豪傑呂母飄忽於海上,樊崇、力子都聚眾於瑯琊,王匡、王鳳聚嘯於綠林,城頭子路縱橫於黃河﹑濟水之間,梁王劉永割據於睢陽,公孫述稱帝於成都,李憲自立為王於淮南,秦豐自號楚黎王於黎丘,張步起兵於瑯琊,董憲舉旗於東海,延岑起事於漢中,田戎亮劍於夷陵,此外,還有平原的遲昭平、江夏的羊牧、廬江的王州公、钜鹿郡馬適求、漁陽的彭寵、真定的劉楊、南陽的鄧奉等,也紛紛領著或眾或寡的兵馬加入到這亂世的混戰中來,再加上種類繁多、數不勝數的諸如銅馬﹑大彤﹑高湖﹑重連﹑鐵脛﹑大搶﹑尤來﹑上江﹑青犢﹑五校﹑檀鄉﹑五幡﹑五樓﹑富平﹑獲索等流民,這些勢力盤根錯節、犬牙交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既有援引,又有牽制,時而交合,時而決裂,相與爭鋒,互相搏殺,可謂紛繁復雜、混亂不堪。

就在這樣的背景下,劉秀白手起家,披堅執銳,百戰沙場,血戰十五年,以布衣取天下,誠為不易,無怪乎明末大思想家王夫之嘆道:“光武之得天下,較高帝而尤難矣。”

然而,更難能可貴的是,他不但是一個開國之君,還是一個治國之君。

首先,光武帝總結了秦朝滅亡、西漢“七國之亂”等血淋淋的歷史教訓,大力集中中央機構的管理權,如:擴大了西漢成帝時設立的尚書四曹,改設立六曹,尚書台也從秦代主管殿中傳令的卑小官職逐漸演變成為“出納王命、敷奏萬機”的朝廷中央辦事機構,還加強了州部刺史制度、縮減三公權力等。

其次,他參考了王莽改制的內容,為解放勞動生產力,多次頒布釋放奴婢的詔令,並針對嚴重的土地兼並問題,通過行政手段實施“度田”,鼓勵農桑。

因為貫徹“以柔治國”的理念,東漢被稱為中國歷史上惠民政策最多的時代。

他推行的一系列“與民生息”政策,使帝國迅速崛起,煥發出勃勃生機。

他堅持不懈開展的“度田”運動,迎來了中興盛世。

東漢時的農業生產遠超西漢。北方出土的東漢鐵農具鍤、鋤、鐮、鏵等,數量之多,遠非西漢可比。犁的鐵刃加寬,尖部角度縮小,利於深耕,某些地方已經出現了比耦犁(二牛擡杠),輕便的挽犁(一牛牽引)。農耕、蠶桑、水利、銅鐵冶煉、銅器制造和火井煮鹽等方面的發展呈穩步上升勢頭。而定都洛陽,地處中原,交通便利,客觀上也促進了商業的發展。在交通能力低下的條件下,國內出現了專門從事西域貿易的大型貿易商人。建武十六年(公元40年)重鑄的五銖錢還一度出現過跟不上商品流通量的情況。

再次,他又在繼承西漢文化統治優秀成果的基礎上,結合時代需求,進一步加強了文化管理和文化建設,制定出較為系統的文化政策。具體來說,重儒崇經,將儒學讖緯化,穩固了儒家思想在意識形態領域的統治地位;通過細化和發展官學教育體系以及鼓勵私學的政策,培養統治人才,推廣教化。光武帝提倡講經論理,專門從儒生中選擇統治人才。其於建武五年就開始建立太學,設置博士。

另外,他和他的後繼者都相當重視各地間的文化交流,積極向周邊少數民族地區傳播以儒學為主體的漢文化,又通過疏通絲路、派遣使者與周邊國家乃至西域諸國開展文化往來的方式,積極引入佛教文化。

光武帝之後,明、章、和三帝同樣勵精圖治,尤其是漢明帝,勞心勞力地修治黃河,消除了水患,使黃泛地區廣大土地重新得到耕種。在此基礎上,東漢帝國的水利工程學得到了極大的推廣,以至關東地區及長江以南,陂池灌溉工程也陸續興建起來。這方面的優秀人才有鮑昱、杜詩、張堪、王景等。在與水打交道的過程中,又發明制作了水碓、翻車、渴烏等工具。

生產工具和生產技術的改進,使農產品的畝產量顯著提高。漢末仲長統在《昌言》中就指出,當時的農田畝產量為:畝收三斛。

在文化教育上,明帝更是廣召名儒,以察舉、征辟以及舉賢良方正、明經等科目,網羅地主士大夫的子弟做官。

東漢政治、經濟、軍事、建設、科技、文化、醫學、宗教各方面之成就毫不遜色先出於其前之西漢、晚出於其後的盛唐,而其學術思想之開放、科技發展之迅速,社會風氣之淳樸,則有過之而無不及,堪稱我國的又一個黃金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