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誰是真命天子

1.你所不知道的王莽

他,是西漢史上的一朵奇葩,出身豪門,地位尊貴。家族中有九人封侯,五人擔任大司馬,數十人為將軍列侯,可謂烈火烹油、鮮花著錦。

他的叔伯兄弟一個個過著聲色犬馬、侈豪靡爛、醉生夢死的生活。

而他卻是一個另類,獨守清凈,生活簡樸。

他謙恭儉樸,對外禮賢下士,傾身接物;對內尊崇諸位叔伯,奉養寡母、寡嫂,撫育亡兄遺子,至仁至孝。

他勤奮好學,年未弱冠,已博學多才,更兼有非凡的智力、過人的辯才。十七歲的花季雨季,他辭別母嫂,跋山涉水,趕赴沛郡,拜在儒學泰鬥陳參門下,苦研儒學。

他,就是那個時代裏的道德楷模;他,風靡了萬千少女,刺激了軍界政界,改良了社會風氣,提高了年輕人的內涵,他有一個響亮的名字——王莽!

他以他的才氣、學識、品行和人格魅力征服了身邊的所有人——包括手掌國家權柄的大伯父王鳳。

王鳳時任西漢大司馬,權傾朝野,非常稀罕這個侄子,鄭重其事地把他推薦給了自己的妹妹王政君及妹妹的兒子劉驁。

劉驁,即歷史上赫赫有名的風流天子漢成帝。

漢成帝建始十一年(公元前22年),劉驁任王莽為黃門郎,不久,又擢升其為射聲校尉。

黃門郎,又稱黃門侍郎,即在宮門之內工作的郎官,由於宮禁的大門為黃色,故名。秩六百石,掌侍從皇帝,傳達詔命,相當於皇帝的秘書,是份很有前途的職業。

射聲校尉,漢代八校尉之一,所謂射聲,指射箭時不用眼觀,但憑聞聲辨風即能射中,即善射之意。秩比二千石,領兵七百人,守候在皇帝身邊,隨時聽從皇帝詔令,是皇帝親信的象征,地位尊貴。

王莽步入了仕途,行為卻愈加恭謹。

他將所得資財毫不吝惜地分給門客和平民,甚至賣掉馬車接濟窮人,自己過著清貧的生活。

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朝野對他好評如潮,他的名聲甚至超越了他所有大權在握的叔伯。

漢成帝永始元年(公元前16年),在朝中許多知名人士的薦舉之下,王莽又晉升為新都侯、騎都尉及光祿大夫、侍中。

新都侯原為王莽已故父親的爵位,現在算襲爵。而騎都尉則秩比二千石,掌管皇帝的近衛武裝羽林騎,職位比之前的射聲校尉又高出了許多。光祿大夫原稱中大夫,大夫為皇帝近臣,除中大夫外,還有太中大夫、諫大夫,並無固定職務,依皇帝詔命行事,其中光祿大夫最顯要,秩比二千石。西漢後期的九卿等高官多由光祿大夫升遷上來。侍中之職始自秦朝,是列侯以下至郎中的加官,沒有定員,為丞相之史,以其往來東廂奏事,故謂之侍中。漢代沿置,因侍從皇帝左右,掌管皇帝的車、轎、衣服、器物等,身居君側,常備顧問應對,逐漸變為親信貴重之職。

面對高官厚祿,王莽沒有迷失自我,一如既往的謙遜,兢兢業業地工作,經常出現在田間地頭,和百姓促膝談心,體恤民情,做老百姓的貼心人。

漢成帝綏和元年(公元前8年),對王莽來說,是劃時代的一年。這一年,他的叔父王根年老辭職,正值盛年(38歲)的他順理成章地接任大司馬一職,該職是掌管軍政和軍賦的最高官職,亦即全國最高軍事長官,後又與司徒、司空並稱“三公”。

因此,王莽成了王氏家族的領軍人物,西漢王朝就此開始進入了他的軌道。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王莽克己不倦,招聘賢良,準備在政壇上大展拳腳,扶危救困,兼濟天下,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抱負。

綏和二年(公元前7年),漢成帝劉驁卻不合時宜地掛了。

最難消受美人恩——44歲的劉驁實在消受不起趙飛燕、趙合德兩姐妹的美人之恩,精盡人亡,一命嗚呼。

劉驁駕崩,沒有兒子,繼位的是他的侄子劉欣,史稱漢哀帝。

這位皇帝的荒唐比起劉驁來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他對後宮佳麗興味索然,卻偏愛須眉男兒董賢,和董賢同輦而坐,同車而乘,同榻而眠。

單單這樣,還是不夠的,劉欣還下令在自己的陵旁為董賢準備了一個墓穴,要的是能與心愛的董郎生同床,死同穴。

據說有一天,劉欣和董郎相擁而眠,劉欣醒而董郎尚在酣睡中,劉欣要起床,董郎卻枕著他的衣袖。

怎麽辦?

看著面目如畫的小郎君熟睡在自己的身畔,劉欣憐香惜玉之感頓生。

孤王萬不可驚擾董郎的好夢。

劉欣命人拿來剪刀,斷袖而起,這就是成語——“斷袖之癖”的由來。

大花癡劉欣還曾在一次宴會中對著董賢眉傳情、目含笑,乘著酒興,對著眾臣,鶯聲燕語地說:“我打算繼承堯禪讓舜的優良傳統,把帝位傳給董郎,大家覺得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