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稱帝,並非湊熱鬧(第2/2頁)

這是一句最實在不過的大實話。

劉秀沉默了,良久,說:“你的話我會好好考慮的。”

回到鄗城,劉秀召見馮異,打聽四方動靜。

馮異道:“天下無主,宗廟的憂患,事情的解決,全在於大王一人。敬請您聽從眾議,上為社稷,下為百姓。”

劉秀若有所思,說:“我昨天晚上做夢,夢見乘赤龍上天,一覺醒來,心中動悸。”

行了,眾人一直搞不定的事被“大樹將軍”馮異擺平了。

馮異心領神會地下席拜倒,口中稱賀:“夢中所見,乃是天命發於精神,心中動悸,是因為大王太過謹慎了。”

看來,劉秀稱帝,就在指日之間了。

恰巧這時候,有人從關中趕來,適時地加了一把火,稱帝這壺就要燒開的水瞬間沸騰了。

從關中趕來的人姓強名華,是一名儒生,是劉秀當年在長安求學時的同班同舍同學。他拿了一張《赤伏符》來晉見劉秀,上有讖語雲:“劉秀發兵捕不道,卯金修德為天子。四夷雲集龍鬥野,四七之際火為主。”

強華的解釋是:從漢高祖稱帝到舂陵兵起,中間為兩百二十八年,四七之際,四七二十八,兵起之年劉秀二十八歲。火為主,漢為火德,意思是漢室理當復興。

既然是上天的意思,那還有什麽理由拒絕?!

劉玄更始三年(公元25年)六月二十二日,在司儀馮異的主持之下,只擁有帝國百分之九土地和百分之十三人口的劉秀服天子冠冕,在鄗城之南燔火告天,即位稱帝,建元為“建武”,大赦天下。

稱帝的劉秀有點尷尬,那就是他還沒有都城。

天下都城,莫若長安和洛陽,二者得其一,均可君臨天下。

長安現在還住著劉玄,而且還在赤眉軍的圍攻之下。所以,劉秀的最佳選擇,就是洛陽。

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七月,劉秀調兵遣將,源源不斷地渡過黃河,挺進中原,劍指洛陽。

洛陽東面的潁川、汝南二郡盤踞著劉秀的族叔劉茂。

劉秀遣使招降劉茂,劉茂年方二十一歲,自負手下有十余萬兵力,稱“厭新將軍”,不知天高地厚,斷然拒絕。

我既已稱帝,天下即是我的天下,順我者昌,逆我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