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一著不慎,滿盤皆輸

建寧元年(公元168年),竇武把控了朝政,不可避免地想把三年前被驅逐出朝的黨人召回,重新任用。

他首先起用陳蕃,讓其以太傅身份錄尚書事,掌握相當一部分實權。

竇妙被冊封為皇後,陳蕃也曾經出過力,竇皇後臨朝主政,也把很多政事交付給陳蕃。

陳蕃和竇武同心戮力,輔佐皇室。他們起用志同道合的尹勛為尚書令,劉瑜為侍中,馮述為屯騎校尉,又征召曾被廢黜的李膺、劉猛、杜密、朱寓、荀翌、陳寔等人,使之列於朝廷,參議政事。這贏得了許多士人的心,“天下之士,莫不延頸想望太平”。

不久,竇武又以太後詔誅戮專制宮省的中常侍管霸﹑蘇康等,得到士大夫的擁護。

宦官勢力由此遭到了壓制。

可是,劉宏的奶媽趙嬈跟女尚書們早晚都守候在竇太後身邊,她們和中常侍曹節、王甫等人互相勾結,奉承竇太後,漸漸地,取得了竇太後的寵信。

於是宦官又漸漸擡頭了。

他們多次得到竇太後頒布詔書,封爵拜官。

陳蕃、竇武對此深為痛恨。

陳蕃私下對竇武說:“曹節、王甫等人,從先帝時起,就操縱國家大權,擾亂天下,今天如果不殺掉他們,將來更難下手。”

竇武深以為然。

改日,發生了日食。

陳蕃又對竇武說:“過去,蕭望之困在一個石顯手裏,何況今天有數十個石顯!我今年已八十歲,只想幫助將軍鏟除禍害。正可抓住發生日食這個機會,斥退廢黜宦官,來消除天象變異。”

於是竇武入宮勸告太後,說:“按照舊日的典章制度,黃門、常侍只限於管後宮瑣事,聽從使喚,守門戶,收發財物而已。而今他們參與政事,握有重權,他們的爪牙遍布全國,盡幹貪暴殘忍的事,致使天下輿論沸騰,應該將他們全部誅殺或廢黜,以肅清朝廷。”

竇太後雖然重視陳蕃、依靠父親竇武,但她在宮中,終日被宦官曹節、王甫等包圍,把他們都當作親信。陳蕃、竇武要她把宦官一網打盡,她相當吃驚,說:“自從漢王朝建立以來,世世代代都有宦官,只應當誅殺其中犯法有罪的,怎麽能夠將他們全都消滅?”不同意全部廢誅,尤其不肯誅她所信任的宦官曹節。

而陳蕃與竇武已經打草驚蛇了,宦官大為震恐。

永康元年(公元167年)九月初七,竇武休假,出宮回家住宿。

趁這個機會,宦官發動了宮廷政變。

這天夜裏,他們放聲大呼“陳蕃、竇武奏請皇太後廢黜皇帝,大逆不道”,集結起一夥健壯的宦官歃血盟誓,合謀誅殺竇武等人。

曹節闖入劉宏的寢宮,謊稱:“外面情況緊急,請陛下速登德陽前殿。”讓劉宏在前面持劍開路,關閉宮門,逼迫尚書起草詔令,任命王甫為黃門令;脅迫太後,奪取了玉璽,派人去逮捕竇武等人。

竇武拒不受詔,飛步投奔步兵校尉軍營,找到他的侄兒步兵校尉竇紹,召集會合北軍五校尉營將士數千人,進屯都亭。

竇武激勵軍士道:“黃門、中常侍謀反,努力作戰者封侯重賞。”

陳蕃聽到事情有變,率領他的部屬官員、學生門徒共八十余人,拔劍闖入承明門,振臂大聲呼喊說:“大將軍忠心衛國,黃門反叛,為何反說竇武大逆不道?”

剛任黃門令的王甫出來怒斥陳蕃道:“竇武兄弟父子三人同時斂財累積上萬,不是無道又是什麽?你是宰輔大臣,苟相勾結,有什麽資格賊喊抓賊?!”命令武士上前逮捕陳蕃,陳蕃“拔劍叱甫,辭色逾厲”,一番搏殺過後,寡不敵眾,被捕,送到北寺獄折磨而死。

護匈奴中郎將張奐這時剛被召回京都洛陽,曹節等人趁他新到,不了解政變的內幕,假傳聖旨,要他率領五校尉營留下的將士前往討伐竇武。

張奐,是當世名將,而竇武,不過是一介文士,對陣的結果不言而喻。

竇武、竇紹兩人兵敗,自殺身亡,被砍下人頭懸掛在洛陽都亭示眾。

隨後,竇武的親族、賓客、姻戚,全部被誅殺。

竇太後被遷到南宮,竇氏的其他家屬被放逐到日南郡。

自公卿以下,凡是陳蕃、竇武舉薦的,以及他們的門生、舊屬,一律免官,永不錄用。

竇武、陳蕃剪除宦官是得到社會名士和太學生支持的。

陳蕃、竇武兩家的親戚、門人全都被殺害,李膺、杜密等被削職為民後,不久,殺害社會名士和太學生的第二次“黨錮之禍”也跟著降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