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加速的北方(第3/5頁)

歷朝歷代,開國之初都有這種立威,要不然也不會有揚州七日,嘉定三屠之類的事情了,更不會有那麽多開國元勛倒在國家興旺之前了。

在李少爺的眼中,前世那場浩大的打著文化旗幟的運動,何嘗不是一次立威呢?

但他不能采用這種極端的方式,也不喜歡後世麥克阿瑟在日本土改中暴君般的做法,所以最佳辦法就是利用土改中那些冒頭出來的家夥,開刀立威,同時震懾那些心存僥幸的家夥,用鮮血明白無誤的告訴所有人。

改朝換代了。

這是個最佳的年代,因為這是封建向資本過渡的年代,又是政權更叠時流血家常便飯的時段,冷血雖然殘酷,卻是必須的手段,如果光緒帝當初有權,直接舉起砍刀剁下幾千顆人頭,用鮮血來說話,別說立憲新政了,就連立即共和都不是空話。

所以已經是大法官的譚嗣同第一個就贊成立威,因為他已經看穿了當初變法時的原因,這位差點被送上斷頭台,早已對封建舊法深惡痛絕的大法官,不想出現第二次新法遭到陽奉陰違的對峙。

而李默更是比任何人都清楚,他必須要加快速度了,因為他的出現和崛起,世界局勢發生了天翻地覆的改變,歐洲各國列強對殖民地的爭奪日趨白熱化,大戰將起根本不是空話。

而且,再有一段時間,中華艦就要建好了,一旦這種軍艦暴露在眾目睽睽之下,恐怕整個世界都會因為它的出現而變得愈加躁動,所以他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拉攏盡可能多的支持者。

攘外必先安內,這是老祖宗們幾千年血火總結出來的經驗,所以李大少爺才會如此在意北方的一舉一動,不說全國,最起碼要在最短時間內,北方先打造成一塊鐵板。

因為他不想,也永遠不會說什麽韜光養晦,坐收漁翁之利的白癡話,不投身進入這個洪流滾滾的年代,怎麽會得到他人的尊敬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地知道,這世界上根本沒什麽和平崛起的空話,尤其是在這個時代,不經歷血火的洗禮,怎麽能屹立於世界之巔。

“叮鈴鈴……”

一陣清脆的電話聲打破了會議室內的沉默,所有人的心一下子懸到了嗓子眼,李恩富吸了口氣後,抓起了剛剛鋪設完畢,把皇帝,首相府和各部門串連起來的電話機。

電話機那頭,傳來了一連串急促的匯報聲,良久聲音結束後,李恩富才在大家的矚目下緩緩地放下了電話:“皇上,猜得不錯,有人冒出來了。”

這句話說完,不僅沒讓大夥緊張,反而都是松了口氣。

李默也微微一笑,有人出頭了,總比悶罐子冷對抗好,所以立刻扭向了國防兼內政大臣嚴復:“嚴先生,警察和內務部隊準備的怎麽樣了?”

“皇上放心吧,警察我們已經培訓了近三千人,目前都已經到了天津待命,再加上原本各地的衙役,分攤到五個省也差不多了,而且第一支內務部隊的訓練也結束了,共有一萬人,分成了十個營,裝備的都是老式毛瑟,對付這些人足夠了。”

李默聽完後心中安定了不少,警察是他一直建設的非軍事力量,暫時由嚴復這位內政大臣代管著,以後等政府空出手來還要交給他們,而內務部隊則是新建的,專門用於國內剿匪,保衛重要部門的二線武裝力量,隸屬於軍方。

這支部隊的家底以老兵為骨幹,加上原來那些不願意離開故土而不得不脫下軍裝的北洋新軍士兵中篩選出來一部分,最近更是因為大量清軍投降,也挑選了一部分出來,一共有兩萬人,都在東北進行訓練和改編,接受了三個月的教育和洗腦,這次出馬的將是第一批。

為了區分內務部隊和主力軍的區別,也為了減少對威脅,這支部隊不裝備任何重火力,和警察一樣,只裝備左輪手槍,和繳獲日本的老式單發毛瑟步槍。

十個營,雖然看似不多,但主力部隊此刻都還駐紮在各省內,既然有人冒出來了,那就動手吧。李默深深吸了口氣,看向了李恩富。

雖然他是皇帝,土地法也是他一力倡導的,但這是內政,所以還要等李恩富下令。

幸運的是,李大少爺至少目前還是一家之言的年頭,又有個得利從不拖後腿的政府,加上牢牢抓住了軍權,所以他的很多理想多可以加速完成,而且擺在面前的國家還是一張白紙,可以任由他揮灑,即便是發現了問題,都還有改正的機會。

不過這也是他最後一次參與內政了,等解決了土改,利用土地法把老百姓收到支持他這一邊後,他就要全心全意的撲倒蔚藍色的海洋上了,從哪裏移開目光的時間太多了。

……

開州縣城方家大院內,這位靠著土地起家的大家族,如今正遭遇著一場危機,方老爺更是臉色鐵青,瞅著坐在下首的男子,眼中厲色閃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