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艱難的裝甲時代(第2/3頁)

從火車換成吉普車,整整顛簸了幾個小時後李默才又回到了這座巨大的武器試驗場,灼熱的陽光下各類測試揮汗如雨,從機槍的噠噠聲到艦炮的轟鳴,匯聚成了一曲最攝人心魄的音樂。

杜大壯是最了解李默辛苦的人了,多年來,除了上次去了趟托木斯克,這位皇家禁衛團長一直如影子般跟隨左右,所以當目光落到這個消瘦的背影上時,也不禁有些擔憂他的身體。

不過很快他就顧不上看李默了,因為眼前出現了一個疾馳而過的大家夥。

李默也被眼前這個不斷前沖、倒車,旋轉、越障的鋼鐵怪物吸引了,雖然不如杜大壯這幫禁衛們驚訝,但也暗暗欣喜。

因為這個大家夥,讓他仿佛看到了裝甲洪流時代的滾滾到來。

“皇上。”

見到李默,唐曉立刻帶著一大堆設計師和工程技術員呼啦啦的圍了過來,但誰也沒想到,正在測試中的坦克似乎也被李大皇帝的威嚴嚇到了,發出一陣哢哢的雜音後,竟然猛的趴窩停了下來,屁股上冒起了大股黑線,害得眾人也顧不上行禮了,幾道早已準備好的水龍瞬間殺了過去。

唐曉更是臉都黑了,雖然這玩意測試開始就一直毛病不斷,但什麽時候出問題不好?偏偏皇帝來了就出問題?這不是給自己臉上抹黑嘛。

“呵呵,沒事。”李默笑著安慰唐曉,等到四位渾身濕漉漉的測試員從坦克裏爬了出來,立刻走上前去問道:“是什麽問題。”

“媽的,還是老問題,彈簧和鐵……軸。”匯報的車長聽到問話,頭還沒回就大嚷起來,剛叫道一半就覺得衣角被人拉了幾下,擡眼才發現面前站的不是工程師,而是一位似乎在哪裏見過的年輕人。

“傻蛋,還不見過皇上。”唐曉實在是無語了,呵斥道。

“皇……皇上您是皇上?”

“報告,第一裝甲師少尉,特派測試員郝仁向皇帝陛下致敬。”

“行了,不知者不怪嘛。”李默也回了個軍禮後,才指著身後的坦克問道:“除了彈簧和鐵軸,還有什麽不足嗎?”

“報告,這兩個問題最大,已經壞過幾次了,另外炮好像有些左偏,速度也不行,比起夜貓裝甲車慢多了,而且這裏面的地方太小了,擠下四個人開不了一圈就渾身大汗,那個……”這個叫郝仁的初級裝甲兵應該是個大嘴巴,見到皇上又是格外興奮,所以唧唧呱呱把遇到的缺陷和問題全都說了出來,直讓身後幾位設計師臉都垮了。

還好,李默聽完了所有問題後不僅沒罵娘,反倒是誇獎了一番大家,畢竟這不是對俄戰爭時那幾輛最初級只能算鐵盒子的東西,這是一輛真正的坦克。

李默是多炮塔黨徒,是個完完全全的戰列艦迷,所有BB黨一樣,因為非常痛恨母雞黨,常常暗自YY研究如何玩大炮襲擊航母之類的遊戲,所以總算能搞清楚些航母和飛機的發展和類型。

但在輕武器和裝甲方面,說實話只能算論壇裏跟在別人屁股後面發幾個“哦”的小白,他時常恨自己怎麽當時就沒研究下輕武器和裝甲車呢?導致目前新華陸軍裝備水平也僅僅處於國際水平前一點點,遠不如在飛機和戰列艦技術上甩開了列強。

不過他畢竟是搞機械出生,起碼能聽懂一些問題,比如郝仁嘴巴裏說的彈簧就是懸掛,鐵軸就是傳動軸。

這是吸收了對俄戰爭首次投入坦克得到了實戰經驗後,裝備部研制出來的新一代M2型坦克,也可以說是真正具有現代外形的坦克,這其中他甚至都沒有提出過任何建議,完完全全是裝備部自己搞出來的。

乘員4人,長5.4,寬2.8,高2.5,重12噸。

正面裝甲厚度40毫米,側面和後面也都達到了15毫米。

但由於馬力還是太小,無法安裝更大口徑火炮,所以裝備部采用了海軍L45/37毫米速射機關炮的改進型,備彈為100發,輔助武器是炮塔頂部的一挺98式7.62毫米水冷輕機槍,主要是對付企圖靠近的步兵。

只選擇小口徑速射炮,主要是為了減輕研制壓力,也省得在搞一種口徑所帶來的後勤和補給問題,幸好這年頭對付的主要是步兵目標,只要自己弄出了第一代,打好基礎,以後總會有第二代第三代更好的出現。

望著這輛坦克,李默依稀看到了偶然在一本軍事雜事上看過到的前蘇聯T26的影子,三档變速箱來源於卡車,彈簧懸掛,五個負重輪,鋁制120馬力水冷V型四缸大馬力汽油機,最大速度公路35公裏/每小時,越野6公裏/小時,車內燃油可以保證最大公路行駛距離300公裏,越野100公裏。

從設計數據來看,這完全是一輛二戰初期的配備,但現實卻比較糟糕。

稍微懂點軍事的人知道,一輛好裝甲車最重要的就是機動,防禦和火力,這個鐵律幾乎和戰列艦差不多,所以坦克當年最早也叫“陸地巡洋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