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艱難的裝甲時代(第3/3頁)

而現在最大的問題不是裝甲,也不是火炮,而偏偏出在了李默最引以為豪的機動力上。

V型四缸發動機還是第一次裝備,從表現來看狄賽爾的努力很是成功,顯示了德國人在這個方面的技術能力,但底盤的情況卻實在是糟糕。

測試才幾天,光傳動軸就壞了好幾根,懸掛問題更讓坦克趴窩不斷,如果不是這種新武器在上次大戰中表現出色,或許大家早就沒信心研制下去了。

蹲在地上,李默和幾位設計師一起檢查了損壞的地方,站在他的角度來看,這還是設計上的缺陷,比如承重布局不夠合理,傳動軸精度等非材料問題。

只要不是材料上的問題,那麽一切都還好解決,只要多測試,多改進就遲早完善起來,畢竟歷史上從坦克出現到逐步完善並大規模裝備足足花了十幾年時間,自己才發展幾年,發現問題很正常。

機械技術是急不來的,慢工出細活可不是玩笑,只要等地盤完善起來了,那麽後續的改進就方便很多,而且那時什麽自行炮,步兵戰車等等都能發展起來。

時間在一分一秒的過去,誰也沒有打攪皇上的興致,可五月底的荒原上,火辣辣的太陽直射而下,不到片刻便讓人大汗淋漓,但李默仿佛回到了前世和夥伴們一起啃面包喝開水攻克技術難關的歲月,而他在機械上的造詣也使得旁邊幾位設計師獲益良多,尤其是他提出的安裝潛望式瞄準鏡,減小炮座厚度,把炮塔正面改為斜面等建議,更讓大家折服。

隨著技術人員更換了新的零件,興致高漲的李默立刻拉著郝仁說要親自試試車,可當他鉆入車內後才明白為何幾個裝甲兵都比較矮小了。

轟隆隆的發動機,使得狹窄的座艙內頓時更加悶熱,尤其是坦克行駛起來後,巨大的顛簸讓他整個人都仿佛要散架了,當二十分鐘的測試結束,他從車廂裏爬出來後,才知道裝甲兵的確不是一般人能當的,還沒等他誇獎下郝仁幾位,頓感到一陣眼暈,隨即就一頭栽倒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