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章 古德裏安的野望

8月12日,西線,列日要塞前。

數以百計的士兵,解下步槍拿起了鐵鍬,將一袋袋水泥拌勻鋪在挖好的掩體內。

遠處,近十萬被阻擋在這裏的德國士兵席地而坐,或咬緊牙關看著前方依然堅固的要塞,或在禱告連續幾天強攻中犧牲的戰友,而在他們更遠處,幾支由牧師和普通人組成的斂葬隊,正在戰場各處搜尋者戰士們的屍體,雖然他們是德國人,但處於好心還是將在這裏死去的比利時戰士也搬到了專門的空地上。

德國遭遇了困難。

從8月3日對法國宣戰後,西線德軍前鋒共10萬余人,攜帶200門大炮,在司令官艾米赫的指揮下就馬不停蹄的沖入了比利時,原本大家認為突然進攻能夠使敵人猝不及防,無法啟動龐大的列日要塞群,但誰也沒想到頑強的比利時人在勒芒的領導下,且戰且退竟然退回了列日,並成功用這個龐大的要塞群阻擋了德國的腳步。

士兵們埋頭苦幹,他們得到命令必須盡快加固這裏,因為後方正在運來的一種可以幫助他們砸碎要塞的大炮需要這種堅固的工事。

突然,一陣嗡嗡之聲從頭頂傳來,大家仰頭看去,只見到十二艘飛艇和數架飛機組成的空中編隊從頭頂緩緩滑過,當它們抵達要塞上空後,吊艙裏開始不斷地扔下炸彈,如雨點般覆蓋了整座要塞。

這一幕,讓士兵們歡呼起來,可看在王士珍眼中,卻不禁搖了搖頭。

十二艘的規模太小了,德國雖然在戰前統計中擁有一百三十艘飛艇,可他們缺乏皇上那樣將飛艇投入決戰的思想,而且從那些扔下來的炸彈大小看,幾乎和國內使用的152毫米炮差不多大,這種小東西怎麽啃得動如此大的水泥結構呢。

果然,當飛艇投彈完畢回去後,一架機翼下畫著鐵十字的偵查機從頭頂掠過,將一截小管子扔在了遠處的空地上,通訊兵們立刻將它取來,倒出裏面飛行員記載下來的轟炸效果,並將它遞給了參謀。

十幾分鐘後,臨時營地裏一雙擦拭的鋥亮的皮靴踩著獨特節奏走了出來,聽聞部隊被阻礙在這裏,被參謀部臨時派來支援的魯登道夫出現在了大家面前,舉起望遠鏡看了看遠處的要塞後,不由轉向了旁邊的王士珍。

因為他很奇怪,當年新華軍隊攻打海參崴時據說使用的也是飛艇,為何他們就有那麽強的效果呢?難道是炸彈重量不夠?

可惜上次從海參崴回來後,國內還是有很多人不信那是飛艇造成的,將軍們認為飛艇殺傷地面士兵最好的辦法是帶大量小炸彈,這樣就可以更加密集,而不是去制造耗時費力的大型炸彈。

這個想法,讓德國付出了代價,英國人正在以每天十萬的速度向比利時和法國邊界增兵,法國人也正在列日要塞後方建立防線,這一切都使得他更加煩躁。

不攻克面前的要塞群,就無法打開勝利之門,施裏芬計劃中的大回旋就無法展開,德國將錯失速戰速決的最好機會。

不過萬幸的是,參謀部終於看到了之前的準備不足,已經派來了幫助的秘密武器,或許它們就該到了。

魯登道夫掏出懷表看了看時間,突然身後傳來了陣陣馬蹄聲,這讓他的嘴角迅速勾起了一個弧線,扭頭看去只見到一支長長的馬隊正在士兵們的驅趕下緩緩走來。

望著馬隊,剛剛失去的自信又恢復了過來,雖然為飛艇研制大威力炸彈來不及了,但不代表德國就不能攻克堅固的要塞了。

當半小時後馬隊抵達面前,連王士珍都不禁動容,只見到一門巨型大炮,被拆成了兩部分由馬隊拖拽著來到這裏,由於道理坑坑窪窪,甚至還發動了數百位士兵幫忙。

“這是德國炮兵的驕傲。”魯登道夫笑著指了指開始安裝的大炮,笑道:“您一會就可以看到它的威力了。”

雖然魯登道夫沒有詳細解釋,但王士珍憑借著多年的眼力,還是能分辨出這門炮的大概種類,七米長的身管,三節式套筒,足足420毫米口徑,巨瘤般的制退機筒,猙獰而霸道。

隨著夕陽泛起紅暈,花了6小時安裝好這個大家夥,並在200位操作的士兵們的努力下將一枚巨大的,足足重達一噸的炮彈裝進去後,所有人都被要求撤退到距離大炮至少300米外。

王士珍也跟著大家退到了300米外,並且被要求匍匐在特質的墊料上,保護眼睛和耳朵。

幾位最後退回來的炮兵拖著長長地電線躲到了掩體後,當他們猛然按下如打氣筒般的發射栓時,只聽到一聲巨響陡然在耳旁炸開,四周所有的景物都搖晃起來,猶如強烈的地震般,然後便是無盡的煙塵和碎屑,滿天都是。

晚6點30分正,當第一枚炮彈沖出了炮膛後,王士珍立刻站了起來,才發現大炮所在地四周百米內已經變成了一團塵土和硝煙混雜的霧團,只能隱隱約約看到那種巨炮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