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章 古德裏安的野望(第2/3頁)

王士珍幾乎用搶的速度從貼身警衛員手裏拿來望遠鏡,當他把目光對準遠處的蓬蒂斯堡壘頂部時,只見到一個黑點閃電般從天空砸下。

緊接著,一團巨大的硝煙便從要塞內沖天而起,塵土硝煙形成了一個圓錐形,猛的升上了三百米高空,遭受了幾天德國105毫米榴彈炮瞄準,只被拂去些灰塵,曾被視為堅不可摧的要塞如雞蛋般被砸碎。

“我們叫它‘貝爾塔’。”魯登道夫走到了身邊,看著遠處破碎的蓬蒂斯堡壘,沾沾自喜。

巨大的威力,讓王士珍也咋舌不止,一噸重的炮彈每次落下,都會在遠處的要塞上開出一道長長的裂痕,數以百計的比利時士兵連叫喊都沒發出,就被掀上半空,更可怕的是,根據後來的統計,有超過三千士兵身上被爆炸沖擊波直接震得七竅流血而死。

直到十幾天後他才了解到,這種大口徑臼炮是德國秘密研制專門為了對付堅固要塞的,以設計師菲利茨.克虜伯母親的名字命名,但由於體型巨大,身連同炮車重達120噸,又被士兵們親昵的稱為“大貝爾塔。”

總計五門“大貝爾塔”炮,以每30分鐘一發的速度向要塞展示自己的威嚴,雖然每次落下都會給人種山崩地裂無可抵抗的念頭,但它的機動能力實在是太差,這在受李默快速機動作戰思想熏陶下的王士珍看來是個很大缺陷,而且新華特有的五百公斤航空炸彈威力並不比這種炮彈小多少,因為炮彈需要承受大膛壓所以彈殼會很厚,航空炸彈卻沒有這種限制。

曾被認為是不可摧毀的列日要塞在這種猛烈的炮轟下消融,隆隆的炮聲中,一座又有一座化為灰燼比利時士兵的戰爭意志開始迅速瓦解。

……

清晨,一縷陽光鉆出了地平線,穿透了彌漫的硝煙,給大地帶來了溫暖。

陽光下,數十輛長長的火車安靜的停在鐵軌上等待著,遠處列日要塞的炮聲正在變得稀疏,在要塞外圍等待了四天後,古德裏安知道,頑固的比利時終於要臣服了。

穿過警戒的士兵,古德裏安走到了後面的平板車上,一個個巨大的木箱讓他的眼神猛然亮了起來。

這就是戰前中國人送來的代號A7的坦克,名字讀起來有些怪怪的,不過新華人解釋說那是因為它在平坦的道路上可以克制一切敵人,所以才取了這個名字。

為了學習這兩個中國字,古德裏安花了一天時間寫了不下三千遍,才終於學會了它。

作為陸軍學院畢業的普通少尉,古德裏安和這個國家所有軍人家庭的孩子一樣,畢業後來到了父親所在的第五騎兵師工作,因為優異的表現,他成為了一位營參謀。

隨著局勢日益緊張,原來他認為將跟隨父親一起殺入巴黎,告訴那些狂傲的法國佬什麽叫日耳曼軍人,但他沒想到就在最部隊緊張備戰的時候,他卻和其它99位年輕軍官被總參抽調出來,加入了新組建的第五騎兵團。

當然,身為團長的父親說這是他的功勞,因為是他向上面推薦了自己,因為他覺得自己兒子是最優秀的指揮官。

對於這個解釋,古德裏安沒有去爭論,雖然此時他已經知道之所以選派年輕軍官,是因為那位中國孫將軍認為年輕人更適合接受新事物,但父親是個典型的德國人,固執、死板卻一絲不苟,如果為了這個事情和他爭論,恐怕這輩子都不會有結果。

拍拍身後的大木箱,感受著裏面傳來的鋼鐵氣息,古德裏安得意的笑著。

當時他和那些被選出來的夥伴都以為自己將走上騎兵指揮官的道路,等到了柏林後才知道錯的十萬八千裏,當龐大的A7出現在他們面前,並在那位孫將軍和他的士兵演示下展現出令人不寒而栗的恐怖能力後,他便深深地愛上了這些鋼鐵大家夥。

因為它簡直就是一個最完美的殺戮機器。

如果說它還有什麽缺陷的話,那就是速度還是有些慢,如果能和騎兵那樣靈活快速,古德裏安甚至有把握在幾天內沖入巴黎。

隨後,他和夥伴帶著精挑細選出來的士兵一起接受了孫將軍三個月的培訓,終於成為了將軍口中的裝甲兵,而且自己還因為表現優秀,再次得到了將軍的推薦,成為了連長,指揮著第三大隊十輛A7坦克。

第五騎兵團是一支秘密部隊,為了迷惑外界,才取了這個名字,而且團裏不僅僅有一百輛A7,還有兩百輛仿制新華帝國的輪式裝甲車,和數以百計運油和彈藥的卡車。

按照那位培訓他們的孫將軍說,他們要爭取做德國的鐵拳,可以狠狠砸碎一切。

可惜,那位孫將軍帶著士兵在不久前離開了,當時他仿佛覺得失去了主心骨,但隨著戰爭爆發,一切都被拋住了腦後。

現在,第五騎兵團終於出發了,而德國自產的A7坦克也在源源不斷走下生產線,最重要是父親的騎兵團就在前面,自己將成為父親最堅強的後盾,並在最關鍵的時候給法國人一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