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 記(第2/2頁)

辛苦李虞文陸輩,追隨落日到虞淵。

此詩當作於庚子亂後,"南人不相"指翁同龢;次句用天津橋聞杜鵑故事,謂早知用翁同龢,天下將大亂。"李虞文陸"指李綱、虞允文、文天祥、陸秀夫;"虞淵"乃日沒之處。張之洞以李虞文陸自況,有明知其不可為而為之意;而"生為大清之臣,死作大清之鬼"的忠貞似乎亦情見乎詞。但最後竟成了"自作多情";病亟時有《讀白樂天"以心感人人心歸"樂府句》詩雲:

誠感人心心乃歸,君臣末世自乖離。

豈知人感天方感,淚灑香山諷喻詩。

張秉鐸作《張之洞評傳》,引此傳並加按語雲:

宣統元年,監國將以洵貝勒辦海軍,濤貝勒管理軍咨,時之洞已入軍機,兼管學部,見監國如此,乃面諍曰:"此國家重政,應於通國督撫大員中,選知兵者任其事。洵、濤年幼無識,何可以機要為兒戲?"監國不聽,之洞力爭之,監國頓足色然曰:"無關汝事!"之洞感憤成疾,遂以不起,此詩即為是而作。

總而言之,清朝的皇帝,平均要比明朝的皇帝好得多。可惜雍乾兩朝的許多史實已不可知,倘或辛勤搜求,細心爬梳,也許有少數皇帝,尚需重新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