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勤政親賢(四)(第3/4頁)

“這……”恭親王這時候那裏還能不知慈禧太後想要做什麽,連忙又說道,“啟稟太後,這事兒,已經查明,是馮二等人雇了人偷偷殺了法國商人一家,又煽動土人情緒,這才把天津之事攪得不可收拾,這事兒原本也是咱們理虧,如今曾國藩交涉得道,已經到了不需賠款的這步,臣以為,還是答應了此事為好。”

寶鋆等人也連連贊同,一幹禦史清流等臉上露出怒色,卻也插不上話,只有董元醇在上躥下跳,說什麽也不可同意了這條款。“本朝還未曾有派使節去道歉的,諸君看來是要敢為天下先啊!”董元醇諷刺道。

一時間有幾個人也大聲附和,殿內弄的亂糟糟的,恭親王見局勢有些控制不住了,轉過頭,看了一眼李鴻藻,“李師傅,你快說句話。”恭親王有些急了,脫口而出,“為了皇上親政的大局,大局為重!”

李鴻藻無聲嘆了一口氣,“罷了。”李鴻藻擡起頭,神色堅定,“太後,聖人雲,有則改之,天津之事,雖有洋人跋扈為患地方之故,但馮二等人蓄意作亂,行殘殺洋商之事,乃是極為清楚的事,容不得抵賴,君子之道在於明德自察,既然是做錯了。”李鴻藻閉上了眼,無奈地說道,“道歉也是尋常之事。”

一幹人等看的目瞪口呆,怎麽會如此?最是方正最顧及體統的帝師,居然說出了對洋人低頭認錯的話。

徐桐是協辦大學士,也是在場的,徐桐也磕了個頭,“臣附議。”

一時間,恭親王的人也連連磕頭,“臣等附議!”

太後見到如此,反倒是笑了,“大家都是這個意思?”

董元醇悄悄俯下了身,不再說話,恭親王應道:“大家都是這個意思,請太後用印準了此條約。”

“罷了。”太後的話裏透著一股解脫的味道,“軍機處用印,明發天下,定下了就不要再拖了,速速了解此事。”

“太後聖明!”

太後好像恢復了信步閑庭從容不迫的樣子,“既然今個是大叫起,又處置好了和法國人的事兒,大家夥都在,有件事兒,我倒是要在這裏一並說了就是。”

群雄雌伏,“請太後訓示!”

“今年已經是同治九年,皇帝十八歲,也大婚了,古人說話,成家立業,這成了家,自然就該立業,我從先帝那裏接過了這千斤的擔子,這麽幾年下來,自詡沒有大過,不過也沒什麽大功,只是辦了洋務,建了海軍,算起來,有幾件實事幹過而已。”皇帝的心怦怦怦跳了起來,不僅僅是皇帝,殿內的許多人的心都砰怦怦跳了起來。

“宣宗皇帝以來,洋人之患漸起,先帝在時候,還加上了這鬧長毛太平軍,從廣西起事,一路殺到了天津,還分兵北伐到了直隸,太平軍占據了江南,撚賊又在中原作亂,好不容易抵擋住了,這英法兩國又進犯中國,先帝不得已去秋狩木蘭,留下我,還有議政王,一同抵抗來犯之敵,所幸將士用命,百姓支持,群臣用力,祖宗保佑,這才勝了一局,為同治朝這十多年無外敵的太平局面打下了基礎。”

“顧命大臣悖逆主上,我不得已,用先帝欽賜的同道堂之章發落了他們,這江南的發逆剛剛平定,撚軍剿滅了,想不到新疆又亂了起來。”太後說到這裏,都覺得自己這麽多年多來,實在是太他麽的不容易了。

“阿古柏那麽不可一世,如今也壓下去了,辦洋務、建水師,建新軍,增建官職,改革科舉,這麽多年,辦了這麽多事,本宮捫心自問,先帝交給我的差事。”太後的聲音高亢了起來,“沒有辦砸!”

恭親王神色復雜,只聽著慈禧皇太後繼續說道,“皇帝已經長大成人,讀書理政亦頗有成就,今日本宮在這裏昭告天下,即日起,撤簾歸政!九月初十,重陽節後,皇帝行親政大典!”

終於等到了這個時候,李鴻藻身子劇烈的震動,殿內也一片嘩然,沒想到之前還不肯放權的皇太後居然如此幹脆利落!幹脆利落的歸政皇帝!

有眼捷手快的大臣已經伏在地上山呼,“太後聖德!”

“太後聖德!”

梁如意一擺手,兩個太監上來,就把皇帝身後的黃紗九折黃花梨木屏風搬了下去,皇帝刷的站了起來,單膝跪地,“皇額娘,兒子還需多歷練,請皇額娘繼續垂簾!”皇帝這話說的哽咽了。

穿著朝服寶冠的太後坐在寶座上,眾臣不敢多看,只有恭親王擡頭窺了一眼太後,只見太後臉上帶著笑意,卻又十分威嚴,似乎是蓮台上的菩薩,雍容華貴憐憫世人。太後秋水般的眼睛看到了恭親王,微微一笑,緩緩站了起來,“我意已決,再無更改,議政王,軍機處將本宮這個意思明發天下,從今之後我再不過問前朝之事,一切軍國大政交給皇帝自己處置,你們跪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