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靜極思動(二)(第3/3頁)

李慈銘名士風流做派一覽無余,翁同龢只是含笑不說話,李慈銘繼續說道,“這不管是外頭如何,內裏必然要加大力度了,這些俄羅斯人怎麽會如此之蠢,去吉林鬧事,如此一來,大約也沒有人敢明面上幹涉反對了,除非他願意戴上不怕龍興之地有失的帽子!”

“老大人,這可是咱們的機會啊。”李慈銘有些口幹,喝了一口茶,對著翁同龢笑道。

“蒓客這話從何說起?”

“朝中恭黨勢大,正人不彰,君子為之擔憂。如今有了變數——起碼咱們不會再吃虧的事兒了,成了是皇上的功勞,若是敗了,自然有恭親王這個皇上的親叔和鐵帽子親王一力承擔。”李慈銘眯著眼慢慢說道,“李中堂的性子,學生是知道的,從來對著洋人不假顏色,深惡痛絕,這點上和皇上是不約而同的,老大人您又是簡在帝心的,所謂不當家不知油鹽貴,那咱們,又不用咱們籌錢當差運糧草,跳起來請旨要大動幹戈,有什麽關系?”

“有理。”翁同龢贊許地說道,這時候蘇拉來報,“明個下午要叫大起。”翁同龢讓蘇拉退下,對著李慈銘笑道,“那麽,明天就按照蒓客你的意思辦。”